张强
在数字空间里,雁过留痕,任何踪迹都无法抹去,“无法抹去”意味着奴役,意味着隐患,意味着胁迫,意味着不自由
假如这世上有那么些陌生人,准确掌握你的健康数据:你什么时候,去哪家医院,做过哪些检查,查出了什么毛病,病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你怕吗?
你正跟女朋友热恋,娘家人对你越看越满意,但保险起见,托人查你的基因信息,发现你胃癌、心脏病患病风险高,怕宝贝女儿早早守寡,忍痛割爱,与你一刀两断。临别前,女朋友送你一首《好心分手》,你一脸懵逼,一把鼻涕一把泪,能怎么办?回家躲被窝里痛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你看到这儿,可能已经开骂:“作者胡说八道,云里雾里的,把小概率的事说得跟真的似的。”有疑问的朋友,我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一切离你我并不遥远。分享一则新闻:
美国知名媒体披露,互联网巨头谷歌正与美国第二大医疗保健系统阿森松(Ascension)合作,使用搜索与人工智能技术,分析阿森松掌握的数百万美国人的健康数据。这项计划在谷歌内部秘密进行,代号“夜莺”。
夜莺计划囊括了完整的个人健康数据,包括检测结果、诊断记录和住院记录等,一一对应具体的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相关病人和医生对此并不知情。这只是冰山一角,据称,至少有150名谷歌员工,可以访问数千万美国人的医疗数据。
美国法律允许医院与商业伙伴共享数据,无需告知患者,只要求信息“仅用于医疗保健”。在法不禁止的前提下,谷歌计划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为个体患者优化护理和治疗方案。
计划被揭露后,谷歌的自辩并无新意:一、我们不违法。二、我们严加保护、绝不滥用数据。三、使命光荣,旨在“降低成本,拯救病人”。
世人皆知,谷歌的口号是“不作恶”,多年来一直以此自居,并以它为圆心打造企业文化。但公司是法人,法人不会说话,法人自称“不作恶”,只能视为公司创始人和董事会这么想,除此之外,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而谷歌在全球约有10万名员工,如何确保10万人都“不作恶”,仅凭概率常识就不难看出:这在技术上很有难度。此次夜莺计划,至少有150名谷歌员工有权接触数据,谁敢保证这150人无一人作恶?
这些年,美国互联网公司作的恶还少吗?以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为例,它暗度陈仓,把平台上的用户数据“赋能”给了一百多个与之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应用。它把同行分为三类: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利用流量优势和数据霸权,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它涉嫌利用个性化推送,干扰甚至操纵选举……不胜枚举。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不管硅谷如何包装、美化扎克伯格,我都不认为他能有多高尚,在商言商,利益最大化是永恒的主题。Facebook全球员工约8万人,其中多少人有权接触用户隐私?连大老板都被抓住了把柄,谁又敢保证这8万人不作恶?
今时今日,世人已进入数字化生存状态,仅Facebook这一个平台,注册用户数就多达27亿。互联网巨头搭建数字空间,用户登录其中,摄取信息、生产信息,相互供需。作为使用空间的对价,用户信息归平台所用(甚至所有),平台售卖注意力、挖掘大数据,赚取商业利益。
平台试图通过区分“大数据”和“小数据”,消除各界疑虑:别担心,我们挖掘的是大数据,不针对任何个人,绝不会泄露你的隐私。甚至做不屑一顾状,言之凿凿:小数据没用,大数据才有价值。此次谷歌夜莺计划大白天下,这套话术不攻自破。分明姓名、出生年月与医疗信息一一对应,说好的“只大不小”呢?
在数字空间里,雁过留痕,任何踪迹都无法抹去,而绝大多数人正在享受数字化狂欢,仍未意识到“无法抹去”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奴役,意味着隐患,意味着胁迫,意味着不自由。
十多年前,一个病人去医院检查、求医,他比较容易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拿到体检单,看毕,撕掉,从此了无痕,不留下任何数据。大数据无从谈起,但对个人而已,这意味着个人对数据的可控,意味着个人权利的明了与安全。
十年后的今天,智慧医疗早已普及,有效缓解,甚至解决了看病难、排长队的问题,但凡事皆有代价,代价是个人丧失了对数据的控制权,并且再无机会重新掌控。
你身体不舒服,想去医院看病,得先登录网络平台在线挂号。第二天你去到医院,遵照医嘱作了各项检查,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查阅检查报告。数字化带给你极大的便利。
然而,这份报告,哪些人能看到?医院将保存多久?互联网平台能抓取数据吗?是否还存在第四方?在哪些环节存在泄露的风险?——作为患者,你一概不知。一旦泄露,可否溯源?找谁算账?你手足无措。
在数字时代,一种叫“数字霸权”的现象开始主宰我们的生活。名利双收的霸主们鲜衣怒马,大跨步朝你走来,笑盈盈地对你说:“我们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你好?”个人小数据是你的全部,而在霸主们眼里,那跟一只蝼蚁差不多。
(作者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