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开发的思政教育课程转型研究

2019-11-28 14:22李琼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7期
关键词:资源开发思想教育发展趋势

摘 要:近几年,我国思想教育课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多数学校都已开设了思想教育课程,但师资、思政教学环境等诸多问题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阻碍了思政教育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目标的实现。基于此,针对思政教育课程的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资源开发背景下符合教育发展潮流、发展实际及改革要求的更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转型路径。

关键词:资源开发;思想教育;课程转型;发展趋势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永远离不开人的发展维度,现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从现实出发并回归现实的教育,是改造思想净化身心的教育。在资源开发的背景下,培养真正关心、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有为青年,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的建设中,成为肩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接班人。在以前的社会,人类遭受着生态危机的威胁,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生态文明中可持续发展概念和新价值观成为最重要的交流手段。对教育的发展和维度都提出了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内在素养和德行,必然要以特定价值观确定发展方向。

一、思政教育转型要符合教育发展潮流

实现思政教育大学化,加强思政教育转型是目前基于资源开发主流的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已经加强了思政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建立了综合大学实施思政教育的培养体系,尤其增强了思政教育自身发展功能。从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思政教育开放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形势。因此,从教育的发展潮流来讲,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尽快使思政教育转型成为健全开放型的体系。所谓开放型的思政教育体系,首先就是拓展思政教师培养的机构和渠道,使思政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以提高高中阶段思政教育为目标,以及普及人民大众认识到高质量的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培养高素质思政教师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关注的问题。而西方发达国家开放的思政教育现状无疑使教育部有了在我国探索开放思政教育体系的意识和想法。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培养中小学的思政教育;积极推动思政教育的资源重组等原则。使我国思政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型的思政教育模式在我国实施后一定会产生好的效应。

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寻找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思政教育课程资源,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的途径:第一,关注教育发展潮流,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并选择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思政知识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思政课程资源。第三,研究学生的现状,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需具备哪些思政知识和素质,以确定制订学校课程计划的基础。第四,鉴别和利用校外思政课程资源,从而实现校内和校外资源的优势互补。第五,建立思政课程资源数据库,以便于思政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思政课程资源开发的效率。

二、思政教育转型要符合教育发展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行活动必定与发展性相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要基于资源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基本原理,体现中国特色。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意识形态,为了维护意识形态而限制其发展、转型,这样反而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精神。在思政教育转型时期,其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需要通过调节自身内部生态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目前,社会的分化已成既定事实,作为社会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接受、认识、适应这一事实,要符合教育发展实际的进行转型才能适应人们的精神需要,起到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就目前我国思政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符合教育发展实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思政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才能确定。首先思政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理想和宗旨,符合教育发展实际和进步方向。其次思政教育的转型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符合教育发展实际的思政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最后思政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符合教育发展实际的课程资源开发也应该符合优先性、适应性、开放性这三个原则,在可能的思政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素材性思政课程资源,并优先运用到课程安排中。思政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到普通学生的共性,也要考虑特定学生的特性。为特定教育对象确定恰当的目标,既要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三、思政教育转型要符合深化教育改革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建立有良好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思政教育的转型在教育管理方面,应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大学里有众多的专家学者,他们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具有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以此组建成的师资队伍不仅具有精深的专业素养,而且具备高尚师德、精湛育德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师资保证。在校领导的帮助下,依托宣传部、人事处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们参加思政教学沙龙活动、定期组织思政教育的老师参与专题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使命感和阵地意识,保证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志愿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不仅如此,还要将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纳入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的培训力度,在辅导员考核制度中着重道德修养一项,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此外,要实现符合教育革命发展的思政教育转型,应该把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与“十三五”人才培养相结合,把思政课的发展与“双一流”学科建设相结合,把思政教育课程长效机制与教学管理相结合,以课堂为主要的场所、教学为主要方法,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其他课上也要体现思政育人的功能,让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能有很好的思想政治基础,使其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并注重思想政教育的针对性,例如,年级的高低使其思想和行为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为年级低的学生刚刚由中学过渡到大学,其对大学的生活还充满着迷茫,这就需要专业课老师们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进行鼓励,并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对于高年级应在其就业及升学方面加以指导,使其可以顺利地完成人生的重要转折。

四、结语

就目前情况来看,思政教育课程的转型还处于探索阶段,还不足以成为完整而成熟的制度体系,且文章的探究思政教育课程转型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国家教育发展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同时各高校也应立足自身办学特色,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工作实际,深入挖掘各专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除思政教育以外的课程都能发挥好育人的功能,让思政教育深入人心,转型成为更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思政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 鄢二星,平燕.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优化整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25(15):172-174.

[2] 马淑琴.区域课程资源在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研究与实践——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45(17):111-114.

[3] 陈霞.新媒体时代高校信息化思政课资源开发及传播途径[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32(10):31-37.

[4] 陈振兴,骆锦程.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以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为例[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24):135-137.

[5] 董树军,胡港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7(22):51-53.

[6] 强飙.基于本质还原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转型研究——兼谈思政课程慕课实践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7(12):53-55.

作者简介:李琼(1987- ),女,汉族,河南济源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思想教育发展趋势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