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彦军
关鍵词:农村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成因 对策
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农村信用社创设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归农行、人行、地(市)联社管理,2003年以来各省成立了省联社,直接管理农商行至今。正是由于其在经营管理上受历史性和政策性的诸多因素影响,在服务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自身资产规模快幅增加和信贷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堆积了大量不良贷款,严重影响了农商行的深化改革与发展,甚至威胁到了农商行的生存。深入剖析农商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是确保农商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5月制定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贷款按风险程度可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包括其中的后三类,具体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有迹象表明借款人按合同约定已无法按时足额偿还银行的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形成损失的贷款。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公开数据显示,2014-2018年末近五年我国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091亿元、1862亿元、2349亿元、3566亿元、5354亿元,对应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7%、2.48%、2.49%、3.16%、3.96%,不良贷款呈“双升”态势,远高于国内其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化解压力较大。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也在不断推进,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发展滞缓。农商行不良贷款自2015年开始逐步攀升,信贷资产质量恶化趋势明显。从根本上讲,农商行大量不良贷款的累聚,是由其自身和特殊的历史原因共同作用所致。对于农商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分析,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探求化解新思路,建立风险防范新机制,有序推进农商行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一般来讲,农商行不良贷款成因可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外部原因
1、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
农商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是地方最专业的金融机构,在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国家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缩减城乡贫富差距,应对经济转型和调整周期,需要借助农商行在农村投放大量政策性、扶贫性支农贷款,这些贷款的客户信用等级差,还款能力弱,收益低且周转慢,风险相对较大,极易形成不良贷款。
2、产业政策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影响
多年来,地方政府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相继出台多种产业政策,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要求农商行将贷款投向偿债能力薄弱的农户和缺乏生命力的乡镇企业,造成贷款投向行业单一,风险过于集中,不良贷款易于暴露;另外,农村产业存在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村工商业不发达、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等固有弱质,这决定了农商行贷款的高风险性,一旦发放则难以收回,从而形成大量沉淀。
(二)内部原因
1、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
贷款“三查”,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制度监督不得力,查处不严格,制度流于形式是农商行不良贷款形成的最为主观的制约因素。一是在贷款的贷前调查环节,农商行客户经理基于熟人介绍或个人主观判断盲目介入信贷业务,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无法获取客户真实信息,现场调查“走过场”,项目评估质量较低,贷前调查执行不力;二是在贷款的贷中审查环节,农商行风控部门对客户的信用审查只是对项目的合规性、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风险评价报告主要参照尽调报告,缺乏独立的风险分析能力,造成贷中审查缺位;三是在贷款的贷后管理环节,农商行客户经理普遍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现象,为了省时省力,客户经理对待贷后检查报告敷衍了事,缺乏必要的贷后现场走访检查和借款相关当事人的当面质询,贷后管理形同虚设。
2、客户经理业务素质良莠不齐
由于特定历史原因,农商行客户经理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一部分老员工,学历水平较低,对新的业务知识学习不足,对新的科技技能无法熟练掌握,思想陈旧,合规意识淡薄,职业道德修养尚待提高,对业务的潜在风险缺乏必要关注,“人情贷”、“关系贷”情况尚有存在。此外,农商行贷款客户较为分散,户均金额小且笔数较多,客户经理精力有限,无法面面俱到,导致贷款的后续管理缺失,不良贷款逐渐累聚。
3、内控制度不健全
内控制度是农商银行控制风险和稳健运营的基础,防范和控制风险有利于促进农商行长足发展。目前农商行虽说形式上已是一级法人,但实际上仍是省联社行政管理,尚未形成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内控系统性建设不足,缺乏科学的审批决策机制、必须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全面的风险防控机制。为了应对监管机构和主管上级部门的检查而设置了内控制度,实际上系统设置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服务于自身的经营管理,无法适应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需求。
4、信贷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
由于体制原因,农商行在信贷资产管理上仍然比较粗放,缺乏切实可行的现代管理方法和约束机制。农商行信贷管理机制与信贷业务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潜在信用违约风险较大。加之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在贷款出现风险时,介入时效性差,对相关的责任人后期责任追究力度不够,造成农商行不良信贷资产激增。
(一)坚持审贷分离,将贷款“三查”制度落到实处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产业信贷政策、银保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及省联社信贷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审贷分离和分级授权、授信制度,严把信贷审批关口,各业务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监督,将信贷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是农商行防范风险的关键手段,防止流于形式,否则严肃追责。
(二)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一是严把客户经理准入关,积极引进高素质金融人才,加快培养专业化的精英团队,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构建单位、部门、个人“三位一体”培训新机制,通过单位组织引导、部门配合、个人积极参与等方式,加强客户经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健全提升机制,严格学习制度,保证学习质量和成效;三是制定任务,定期考核,明确职责,奖罚分明,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努力打造專业化、职业化、精细化的营销队伍。
(三)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筑牢信贷风险“防火墙”
内控制度建设问题是农商行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因素。要想显著提升农商行的信贷风险防控能力,首先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信贷管理体系与内部稽核监督协同运作的内控制度,监督“三查”执行力度,杜绝内部违规行为的发生;其次要权责分明,强化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制衡和监督,规范操作流程,防范操作风险,筑牢信贷风险“防火墙”,保障信贷业务稳健发展。
(四)创新信贷管理机制,落实贷款问责制度
一是按照“谁放款、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系统梳理和细化信贷流程中各岗位、各环节的操作风险点,明晰岗位职责,列示具体工作要求,树立行为标准,建立全员参与、互相监督的信贷管理机制,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接口;二是建立不良贷款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对贷款客户进行全时段全方位监测,建立工作台帐,提升风险预警效率,降低新增不良贷款发生率;三是严格落实贷款问责制度,对违规发放的借(冒)名贷款、多头贷款和借新还旧贷款一经发现从严惩处,并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贷款责任意识和主体风险意识,严格问责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力。
综上所述,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农商行深化改革与发展的瓶颈,风险化解压力巨大,但源头防范难题尤为严峻,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发展总基调,全面落实各项监管要求,调整业务结构,控制新增风险,提升信贷质量,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同时,多措并举,重拳出击,大力清降不良贷款,优化信贷资产质量,改变不良贷款“双降”高企态势。
参考文献
[1]邓有健.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J].金融市场,2008年8期.
[2]胡严政.我国农村信贷资产质量状况的时政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
[3]周梦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管理策略探索.苏州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