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云莲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东门幼儿园,江西 大余 34150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口语口才表演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提供环境、提供机会、提供平台,让孩子欲言敢言,言则善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那么幼儿园该如何对孩子进行语言口才培养,使之成为有理想、有才学、善言辞的高素质人才呢?
每周开设专业的语言课程,在每个语言活动里有“语音训练大本营”“童谣”“词接龙”“表演训练”等环节,让幼儿从小接受专业规范的语言启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帮助幼儿增长积极词汇。积极词汇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指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儿童的词汇量并不等同于他们正确运用的质量,这与儿童对词义的理解有关。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常有或失之过宽,或失之过窄的现象。例如把“粗”说成“胖”,把猴子身上的“毛”说成“羽毛”,把“草地”称为“草原”,把“水果”与“桃子”当做同级概念等。在幼儿阶段,当儿童词汇贫乏或词义掌握不确切时,还有一种“造词现象”。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及游戏中对幼儿进行耐心地指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重要形式”,因而要利用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
比如让幼儿在超市、甜品店、表演区、美团外卖、娃娃家等场景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并尝试着进行语言交流。将语言口才表演的教育寓于游戏中。
1.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讲话时注意发音准确、语速缓慢,语气避免僵硬,说话的内容要反复、重复。如早上入园时,教师要对每个孩子说“早上好”,离园时说“小朋友再见”,虽然只一遍,但幼儿能从老师与其他人的问候中感受到语言的发音、内容及用法。
2.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词、句,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看口形,并让幼儿学着模仿。清楚地发音有助于幼儿从小就规范化的使用语言,为将来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3.设置一些谈话主题,让幼儿有机会说。如:每天的晨间谈话“新闻播报”,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的新鲜事儿;节假日过后的“假日趣闻”,说一说都去了哪儿玩?节日是怎么过的?……
教师要学会利用幼儿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将幼儿对动画的兴趣转化为语言表达的能力。喜欢动画是幼儿的共性,教师有意识、有选择地安排一些动画片、动画课件、音频视频,微信平台、有声书等利用闲暇空隙让幼儿听、看。利用入园离园、餐前餐后等碎片时间播放故事、儿歌、绕口令等,逐步让幼儿爱听会听并进一步模仿。
国旗下的才艺展示、故事会、朗读者、参与语言类竞赛活动等,都是让幼儿的语言规范发展很好的平台。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增进家园合作,还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口才表演能力的提升。比如:邀请有专业语言特长的家长进入课程(家长助教),和幼儿做语言互动教学活动,举行亲子朗诵会、在给幼儿布置语言表演作业,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利用微信平台发送音频视频进行回课等。
总之,在高科技迅速产业化的巨大冲击波动下,未来的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全面的要求。由于语言教育在个体素质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的语言能力的要求将高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在幼儿园的这段时间就是一个关键期。所以对幼儿语言教育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而发展幼儿的全面素质,更是则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