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静
(台区龙江竹林幼儿园,陕西 汉中723000)
家庭教育作为大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在孩子进入集体教育社会之前,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保证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美貌、劳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学校在入园前后应与幼儿园、学校密切配合。家庭教育的重点是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等,教孩子如何学会“做一个大人”。它属于一种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是胎儿期),是“人的开始”的教育,在人类生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对人类生活有着最深刻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生目标的实现。
家庭教育对于幼儿基础教育而言,其有着幼儿园教育所不具备的一种特殊性,即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具有血缘关系。而这种关系更加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实施以及教育效果的提升。同时,家庭教育还能够打破教育时间和教育地点的限制,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随时随地的让他们获得知识和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性质,因为家庭教育,由于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一种密切的关系,从一定的角度来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受家庭使命的本能驱使,所以家长作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为孩子提供教育。它能更有力、更直接、更全面地满足儿童的需要,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耐心指导,从而达到更好的目标。同时,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和地点,其模式和内容也很广泛。也就是说,家庭教育贯穿于儿童的整个生活环境,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实施,孩子从身心到言行都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教育中的作用与幼儿园教育相似。
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是幼儿家庭教育开展的基础,只有让家庭具备了这样的优质条件,才能真正的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主动探索,独立成长。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和谐家庭环境的营造,从各个方面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幼儿身心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和发展。例如,家长在教育和生活中,一定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不断利用各种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进而促进其全面提升和发展。
幼儿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正处于初级模仿阶段,因此,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对他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一定要刻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幼儿大胆探索,认真实践,进而在自我研究和探索中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例如在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家长可以先为幼儿示范如何通过简单的观察、触碰以及实验等手段来认识新鲜物体,进而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能够在这种自我探索的状态下,初步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而达到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目的。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一些家长对幼儿的文化知识教育过于重视。以“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事实上,这种对幼儿的“超前教育”,由于理解力有限,在这些学习过程中,即使他们能写几个汉字,做一些算术题,也仅仅是孩子的机械记忆;此外,当他们被迫灌输这些非常困难的知识时,往往会失败。这种经历会有太多的无能和挫折。从长远来看,它会导致孩子自我评价的偏差,他们的自信会逐渐消失,从而影响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作为父母,他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孩子制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尊重孩子的天性,为孩子提供无忧无虑的成长和学习空间。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想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当代家长和教师不仅要不断分析和研究当代基础教育领域所提出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对幼儿进行时刻观察,了解其发展需求,为其制定适合他们的各种游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增强幼儿家庭教育的效果,让幼儿在美好愉悦的环境里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