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玮
(山西亨瑞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目前,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筑单位可利用该技术完成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实现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该技术实现了可视化模型的构建,进而不断优化建筑设计质量,并最终提高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BIM 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是通过计算机及数字技术的应用,构建三维立体模型,从而实现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及维护多项工作的管控,其可帮助设计人员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将其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来能够有效提升设计水平,为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提供依据。
传统建筑结构设计是由人工操作以二维平面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的,需要较多设计人员的配合方能实现,且由于是人为操作,在设计中很容易出现误差,影响设计效果。而使用BIM 后,则将传统的二维平面图形转化成三维立体图形,并直观的展现在设计人员眼前,这不仅节省了人力,也减少了误差。
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中,在图纸局部修改时,需要结合较多的效果图完成改正,且其中设计的参数数据也要重新计算,这不仅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也产生了较大的设计成本,耽误了工程进度。但利用BIM 后,则可将工程建设的数据信息直接输入到软件中,通过软件处理完成建模工作,一个环节的修改会直接牵动其他环节的自动化变更,大大节省了修改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
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强力配合,以加强各环节施工的连续性。当工程施工中遇到问题时,设计人员要及时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解和掌握,并联系相关部门针对该问题制定合理解决措施,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隐患。BIM 技术的应用不仅在设计阶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实行预测,制定合理的预控措施,还能对工程各阶段施工予以监管,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BIM 不仅可对建筑结构参数进行模拟,还能够模拟真实场景。如在设计阶段,该技术可对节能、光照、热能传到等智能模式予以模拟;在招投标环节,可模拟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对建筑环境实行模拟,并根据相关参数的变化来完善建筑结构设计,展现建筑真实场景特征,从而降低设计难度,节约设计时间。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需要在设计前对现场情况实行勘查,了解现场的水文、地质及周边结构特征,降低不良因素影响。在该环节,通过BIM 的应用,能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现场进行真实模拟,并通过相关数据参数的录入,构建真实的建筑结构模型,了解区域地质环境特征,从而加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建筑结构模型建立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如梁体、柱体、楼梯等,设计者需利用BIM 技术结合现有的数据信息,完成上述结构的构建工作,以加强结构设置及布局的合理性。例如在墙体结构模型构建中,一方面要准确掌握实体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需加强信息数据的收集,并按照实体建筑需求,完成模型设计,同时还要保证模型参数与实体参数的一致性。
部分结构模型的构建需要对材料、尺寸及成本等信息予以掌握。只有详细了解结构属性,才能加强模型构建的合理性。而BIM 技术的应用正好可以满足部分结构模型的需求。这里仍以墙体模型构建为例。墙体模型分为结构层、隔热层、墙面砖及外墙面砖,涉及的材料相对较多。为此,在应用BIM 开展模型构建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先按照结构要求合理选择材料,确保其各项性能;然后准确定位几何实体、分层实体和使用实体;最后,利用材料加强墙体与墙体材料之间的关联性。
关联性结构模型的构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非对称关联模型的建立,其是指在关联性的两个模型构建中,存在主从关系,当主体模型改变时,依从模型也会发生改变,而依从模型改变时,主体模型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例如,在墙体及洞口设计上,当墙体出现改变时,洞口也会发生一定变化,而当洞口改变时,墙体则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二是对称性关联模型的建立。这里面涉及的两个模型之间存在关联性,一个发生改变,另一个也会改变。例如,梁和柱结构,只有两者有效衔接才能增强建筑结构的支撑效果,所以当其中一个参数发生调整时,另一个参数也会跟着改变。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除了要确保结构框架设计的合理性外,还需注重结构美观性及抗震性能的设计。在原有建筑结构设计中,人工操作较多,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设计内容出现偏差,影响建筑结构性能。而利用BIM 后,则可对建筑性能实行自动化分析,并对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校正,进而提升建筑的实用价值。
总之,BIM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节省了设计时间,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改进了建筑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