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楠
齐齐哈尔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物资基础,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建国以来,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使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在抗御自然灾害供水兴利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如火如荼,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文章联系工作实际,就怎样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现在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执行计划管理机制,资金主要是国家投资,基层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都不参与工程建设,国家怎么建政府说了算,他们是受益人,但没有话语权,管理单位是管理者但也没有决策权,他们只能当旁观者。在这种机制下,基层单位和受益者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国家建设我就用,不建设我也不投入,存在等、靠、要思想。工程建设缺少基层单位和群众的支持,会导致一些涉及群众利益问题不好解决,尤其是遇到征用农民土地问题,群众要求达不到,土地征用不下来,工程建设常常会出现延误工期和修改设计问题,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了较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全面有效的控制好其中的各项基础设施情况,切实推进工程施工建设环节的顺利开展。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中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主主要是由于灌溉排水的基础设施配套较差,效益不够明显,并切就建设标准较低。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没有定期开展修整和维护工作,导致其自身的灌溉基础设施无法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
因为很大一部分地区认为工程建设的重点在于工程的数量,由此便会对质量的关注度有所不足,基于这种情况便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布置和规划之中缺少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很难将工程的建设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之中。如果在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监管和指导的时候发生出现水库堤坝渗水的情况的话就极有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原有功能的丧失。
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之前要寻找到一条合适的统一管理体系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进行合理规划,在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之后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较为切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建设的规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标准性特点。在将工程投入到使用之后管理工作要将村集体自治和自我管理的功能合理发挥,由此来使管理水利设施的效果能够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当地政府还要加大对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并且委派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到地方进行指导,争取从最大程度上使水利设施投入运转后的效率发挥出来。
充足的资金是农田水利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只有保证资金充足,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以及后期管理,使农田水利发挥真正的作用。而要想获得充足的资金,就需要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鼓励一些地方企业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投资。国家可以对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企业开放一些优惠政策,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农田水利的建设中。除此之外,还应该把资金真正落实到农田水利建设中,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促进农田水利的发展[1]。
以科学化管理为重点,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按规定积极进行招标,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要求进行管理,要实行法人制,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设计、规范进行建设,需要修改计划,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积极接受外部检查和审计,搞好施工,帮助施工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保护好环境,加强安全管理,严把质量关,争取建成优质工程,为民造福。
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其中涉及到较多方面的基础设施内容,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强化总体的建设效果,发挥其整体的优势和作用。农民是农田水利工程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他们的节水环保意识,会直接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实际应用效果。面对当前众多农民节水意识不够浓厚的情况,需要积极采用良好的方式和手段,加大节约水资源方面的宣传工作,促进农民能够从日常生产种植工作出发,节约水资源,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推进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同时有效减少些旱涝灾害情况的出现,导致农作物出现减产问题。当农民切实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保障和维护工作之中,将能够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积极张贴宣传标语,组织实地的座谈会,促进农民能够真切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和自身利益紧密相连,从而自觉参与到维护工作之中[2]。
发展和改革农村水利工程需要把握好相关的原则,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充分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利工程进行发展的同时,来保障其可持续利用。在实现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情况下还要努力提高其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