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渊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宁武县供电公司 山西忻州 036700
我国的电力系统主要发电系统、变电系统,输电系统、配电系统、用电系统组成,其中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电户相连并向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供电企业能否持续、安全、可靠地为用电户提供电力能源的重要环节,可以说配电系统的良好运行,是电力企业良好运营和管理体现,也是用电户对电企业满意度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因此,在电力工作中,必须重视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10kV配电线路运行状况与配电系统能否可靠运行的关系密切,电力工作者应及时发现、查找配电设备、配电线路存在的问题,降低故障原因不明比例,及时提出消除措施和项目,降低线路故障率,认真完成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对于电力企业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优质服务,保证用电客户用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
10kV配电线路跳闸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对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结合实际生产以及生活要求等,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稳定性掌握,避免出现跳闸的现象,以下对跳闸原因分析。
考虑到配电线路的应用情况,在后续管理中需要明确环境因素,如果遇到大风或者雨雪天气等,配电线路容易受到影响,结合线路实际情况需要了解天气因素,提前进行线路保护。自然灾害对线路稳定运行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了解实际变量因素,提前进行分析,必要时确定跳闸率,提前进行处理。
线路跳闸和外力因素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部分不法人员对线路本身进行皮坏,出现线路异常的现象。此外线路管理中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在搭建的阶段操作人员可能存在操作不到位的现象,线路损坏后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配电线路分析的阶段如果出现跳闸的现象,消极影响大。
配电线路出现跳闸的现象后,受到天气因素以及外力因素的影响,直接造成设备损坏。如果设备本身出现异常,为了避免出现线路损坏的情况,提前进行闲置处理;如果没有经过检查直接应用,则容易造成供电不良影响。配电设备实施比较重要,设备投入应用后,如果不提前进行处理,容易出现老化的现象,在配电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接触不良或者电能供应不到位等现象,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线路本身容易老化,如果电压并无定性,承受力提升,进而出现跳闸的现象。
断线问题出现时,三相电压将失去平衡,其中断线的相电压急剧上升,其他正常的相电压则并行下降,整体供电功率下降。如果其中两相出现断相,三相电压失去平衡,并出现接地信号,则会出现断线相电压急剧攀升,正常相电压下降,此时,如果两相断线较长,则可以判定:三相对地电容或电流失去平衡。
断路器流入电流时,出现接地信号,三相电压出现短时波动变化,同时,出现接地信息。故障判定:断路器三相接触不同步,出现中性点转移问题。现象:一相出现金属接地,另一相电压下降为0,剩下的两相电压急剧上升,达到线电压等级。故障判定:零相出现接地故障[2]。
有关部门应加强巡视工作的监督,应用DPA对线路进行巡视,严格掌控和考核运行人员的巡视到位率。及时做好清障工作,配电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线路覆盖区域的高杆植物进行清除或修剪工作。创建10Vk配电线路覆盖区域障碍植物档案,严格记录线路走廊内原有障碍植物并入档,对防护区域内高杆植物生长特性及安全距离进行记录,以便巡查隐患线路时,及时、正确地进行清障工作,确保10Vk线路线行两侧5米范围内无高杆植物,保证配网线路安全运行。
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对配电线路进行优化,针对雷电故障频繁区域可进行避雷器的安装,做好雷电天气下的相关防范工作。考虑到避雷器仅能对当级杆塔进行保护,因此可针对防雷较为薄弱的配电网点进行其他保护设备的安装,如在配电设备处、分支处、连接处等安装。对于避雷器的选择,应采用具有较好放电效果、较低绝缘击穿率及多重雷击耐受度高的金属化避雷器,而不要选用阀型避雷器。针对处于空旷环境的线路也要进行避雷器的安装,且需要扩大避雷器在线路中的覆盖范围,提高线路耐雷程度;同时还应及时对破损的绝缘子进行更换,淘汰针式绝缘子,改用瓷质绝缘子,提高绝缘子耐雷程度。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完成设备维护,安装避雷器,及时更换和维修不合格或有缺陷的避雷器。
加强对缺陷、隐患的管理,从而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的运行水平。定期对设备缺陷与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针对典型缺陷及重复出现的缺陷进行记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确保及时落实。监督消缺情况,并对10kV线路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指导运维工作人员从多方面分析原因与总结经验,制定落实重点管控计划,于隐患萌芽状态对其消灭,改善设备健康水平,从整体上降低故障与重复缺陷发生的几率[3]。
当前,10kV配网线路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用户与供电系统的桥梁。随着生产企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尽可能少受停电的影响,也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持10kV配网线路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其故障跳闸率,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