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敏
深圳书城宝安城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企业外部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生产经营日趋复杂,竞争更加激烈。这些新的环境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通过运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多种分析控制手段,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带动企业朝正确的道路前进,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
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公司治理和企业整合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现代管理的必备制度和有效手段。全面预算管理在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强调“全面”二字,体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踪的特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把企业所有关键问题融为一体,有效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各项经济资源,使各部门、各环节统筹规划、协调行动。通过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监督、考评等一系列程序,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保证。
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把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分解到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上。要求企业所有员工树立成本效益意识,参与预算的编制、实施和考核。促进各责任主体的广泛交流沟通,协调各责任主体的行动,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权责,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增长机会,规避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和风险,激励全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通过评价和奖惩机制进一步影响各责任主体的行为取向,从而调整经营战略或修正预算,更好地促进企业价值的增长,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1]。
目前,我国大部份企业仍在沿用基数法编制预算。这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是难于适应复杂的经营环境和多变的市场环境,编制方法过于模式化。每年预算数都是以上年基数为准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各部门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多取决于原来的基数,而不是实际的经营情况,较少考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变化因素,预算安排与实际动态过程不同步,预算编制过于粗放,不够细化,不能将有限地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
预算编制基数的“精度”是预算管理中的一大难题。由于企业各层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级总是希望下级能如实填报预算基数,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保证各层级预算目标的实现。而实际上,在上下级不对称信息的博弈中,下级往往具有更大的信息优势,因为他们掌握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和经营数据,他们更清楚每年到底能完成多少任务,但他们通常更倾向于隐瞒,以便降低预算任务,减轻经营工作压力,便于获得超额奖励报酬。例如在上报预算时,低估收入,高估成本,低估销量、售价和利润,夸大完成任务的难度。因此,如何提高预算编制基数的准确性,已成为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重大难题。
虽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已经普及,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盲区和误区,使全面预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是预算缺乏战略导向性。目标过于短期化,局限于短期视野的财务控制,过分注重收益指标,忽略企业长远目标和战略计划,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二是全面预算松弛。预算目标与实际最优水平有较大差距,蓄意夸大业务活动所需资源及目标难度,或蓄意压缩业务活动的预计产出量。三是缺乏相应业绩评价和控制体系。重编制轻执行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对全面预算的事中监督控制[2]。
不少企业的预算管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影响整体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考核与业绩薪酬脱节,预算考核制度不够细化和明确,并未实质性地将预算考核与工资奖金结合,导致各责任主体对预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特点、管理水平和生命周期,综合运用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全面预算时,区分不同预算项目,在增量预算、固定预算和定期预算的基础上,结合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和概率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例如对数额稳定的项目,采用固定预算法;对于本、量、利之间关系密切的项目,采用弹性预算法;对于随市场条件变化而同步调整的项目,采用滚动预算法;对于不常发生或者数额变动较大的项目,如对外投资和捐赠等,采用零基预算法;对于难以预测变动趋势的算项目,如新产品销售、新业务的拓展等,采用概率预算法。因此,为提升预算编制的效率,提高预算指标的准确性,企业应根据不同预算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确保预算方案的适用性和前瞻性,从而有效指导企业的运营。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划,是企业战略的体现,因此须加强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建立多维的预算控制视角,在控制期间上,重视长期控制和短期控制的结合;在管理领域上,重视总体控制和分布控制的结合;在控制时点上,重视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的结合。
提高各责任主体编制预算的参与度,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减少各责任主体信息的不对称;上下级之间以诚信为基础,加强基于企业战略目标所编预算的协调与沟通,保证预算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灵活性,减轻预算刚性带来的强硬束缚,增强下级完成预算目标的信心,提升工作积极性,促进上下级目标的一致性;引入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下级向上级预期的目标提供预算基数,使上下级达到博弈均衡。例如对预算目标过低,轻易完成目标的管理者给予惩罚,对在正常预算目标的基础上超额完成的管理者,实施激励,以促进其取得更好的业绩,并形成示范效应[3]。
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比较预算和实际的差距和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进行合理调整,落实责任并总结经验,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顺利实施,企业战略目标顺利达成。一是建立健全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和各预算执行单位的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提高预算控制的权威性。如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或预算工作小组,明确其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保证预算管理各环节的衔接和顺畅。二是加强过程控制。建立以会议、报表、报告为主要形式,以计算机为主要传输工具的信息反馈系统。预算执行单位须定期对预算指标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新情况新问题及较大偏差的重大项目,及时查明原因,计算差异,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如预算下发后,预算执行单位对年度预算任务进行月度季度分解。编制产品销售情况周报。通过每月收支情况,形成预算反馈报告。召开月度季度生产经营分析会,对照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执行偏差项目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按月考核,奖惩兑现。从而使每个预算执行单位都能紧紧围绕预算目标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又如签订预算目标责任书,以契约的形式将企业整体的预算目标落实为各级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责任目标,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调动预算执行单位按预算标准实施生产经营的自觉性,成为日后考核好评价的重要依据。
全面预算管理考评系统被称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为了发挥预算的作用,必须对预算跟踪到底,对预算结果进行分析好考核。针对不同层次的责任主体,建立相应层次的预算考评机构,以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建立健全预算考评制度,实现预算考评的规范化管理。在预算执行前明确预算奖惩方案,同时作为预算目标责任书的内容之一。设计预算奖惩方案时不仅要考虑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标准之间的差异和方向,还要将预算目标直接作为奖惩方案的考评依据,奖惩方案除了和各责任主体的预算目标挂钩外,还必须与集团整体效益目标挂钩,以确保集团预算总目标的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全面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思路和应对的策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和风险管控能力,有效应对多变的市场形势,促进企业稳健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