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本土资源打造思想政治课生活课堂探赜

2019-11-28 15:42:16林月英
成才之路 2019年33期
关键词:霞浦政治课资源

林月英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中学,福建 霞浦 35510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并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教师巧用本土资源打造思想政治课生活课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如何巧用本土资源打造思想政治课生活课堂进行探析。

一、巧用本土案例,诱发学习欲望

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启发性,教学效果很好,被普遍用于各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能将枯燥乏味、深奥抽象、难于理解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通过案例生动有趣地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灵动,引导、启迪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教师应用本土案例时,通常是按照教学需要,运用发生在当地的真人真事等朴实而鲜活的乡土资源开展教学,具有很强的生动性、直观性、实践性,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本土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和学生距离非常近,容易引起他们情感和思想的共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课堂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运用本土案例,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诱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本土资源的亲切氛围中,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本土资源的体验中,能自然而然地从生活逻辑过渡到理论逻辑,实现课堂教学由“始于生活”到“高于生活”的飞跃。

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让学生欣赏视频《披满霞光的故乡》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告诉学生这首歌曲就是霞浦的县歌,是由地地道道的霞浦人、著名影视音乐作曲家章绍同携手著名作家王健创作的。教师继续问:“霞浦还有哪些名人呢?”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了解的霞浦名人。教师在不经意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个材料:(1)市民甲:霞浦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如长溪县的第一、第二任县令王怀铎、王务琨父子就是现在赤岸村王家的祖先,“闽中之全才”林嵩是宁德地区的第二位进士,林则徐的老师林祖成,20 世纪第一女书法家游寿,国务院原秘书长杜星垣……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市民甲认为霞浦的历史是由这些杰出人物创造的。(2)鲁迅说:“拿破仑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背后跟着许多兵。”霞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离不开各行各业平凡的人们,市民乙觉得是普通人书写了霞浦的历史。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学生辩论活动。辩题:霞浦的灿烂历史是由杰出人物还是普通人创造的?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辩论热火朝天。学生在辩论霞浦的灿烂历史是由什么人创造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无论杰出人物还是普通人,只要对社会历史起到推动作用,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而真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正是人民群众。生生互动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活用本土资源,灵动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就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离开了现实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变成单一、枯燥、空洞的说教。这会使得教师没有激情,只是为教而教,内心煎熬,精神上感觉不到愉悦,学生感到政治课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有融入生活的课堂才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师要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这既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之所在和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也是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浓厚兴趣的生长点。丰富多彩、源源不断的乡土资源,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是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天然载体。充分发掘、利用本土资源,灵动课堂教学,是实现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师在讲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时,用多媒体展示三个片段:(1)丰饶。霞浦美食众多,物产丰富,炒米粉、海蛎饼、海鲜让人魂牵梦萦,“海带,紫菜,茶叶,海上养殖”成为生态富民的法宝。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是在一代代霞浦人汗水中结出的硕果。(2)厚重。“福建瑰宝在宁德,宁德瑰宝在霞浦!”畲族小说歌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霞浦布袋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戏剧。根雕艺术是从拙朴的民间艺术到高品位的雕塑艺术的过渡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畲族花斗笠花纹细巧、形状优美,显得精巧而富有民族风格……霞浦还有海洋文化、足球文化、摄影文化,等等。(3)奋进。战争时期,先辈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新时代的霞浦人民继续奋斗在各条战线,要把霞浦建设成“生态型工贸旅游海湾城市”,大力弘扬“容山纳海,立新致远”的霞浦精神,全力打造“实力、活力、魅力、生态、人文、幸福”的“六个霞浦”。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借助这种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地方性资源,不仅化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具体的生活现象,而且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开启了思索的闸门,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使学生产生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善用乡土素材,培育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课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外,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心系国家,有厚重的家国情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思想政治课从性质上看属于德育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阵地。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把本土人文资源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和情感共振,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记录片《霞浦千里海疆行》以霞浦漫长的海岸线为脉络,深度挖掘沿线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人文图景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深远意义,全方位展示闽东海洋文明的孕育、发展、繁荣。课前,教师先组织学生分小组观看不同内容的片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课上交流之际,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学生知道了霞浦作为闽东最古老的县,是闽东海洋文明的发祥地,见证了闽东的历史变迁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悠久的历史积淀了霞浦厚重的文化底蕴,也赋予霞浦独有的人文魅力。学生深切体会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一代代的霞浦人努力拼搏得来的,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学生增强了对霞浦文化的自信,为家乡而感到自豪,提高了文化自觉,学会了热爱和继承家乡优秀文化传统。

总之,在现代教学理念中,课堂教学要突出“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能够灵活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精彩纷呈的思想政治生活课堂,使学生在体验思考、思考对话、人文审美中各抒己见,求索真知,分享思想,滋润心灵,激发自信,超越自我,健全人格。

猜你喜欢
霞浦政治课资源
霞浦滩涂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霞浦
资源回收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中和农信霞浦金融扶贫寻访
社会与公益(2017年7期)2017-05-30 03:09:51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06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