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商业健康险的发展路径研究

2019-11-28 11:42:53邢诗雨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健康险医疗保险辽宁省

邢诗雨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健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国民健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1998 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职工健康提供保障。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不能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相应的健康需求,制约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

2014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 年,我国基本建立具有完备的市场体系、丰富的产品形态、规范的经营诚信环境的现代保险市场;明确了商业健康保险在健康服务业的突出位置,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1 辽宁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根据《意见》、《“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等文件精神及要求,大力支持和推动辽宁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2017 年4 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持续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力发挥商业保险的保障作用,通过促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制度进行有效衔接,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的普惠性和强制性特点不同,商业健康险具有自愿投保、市场配置资源、风险分散的特点。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医保的重要补充,为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1.1 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小、增速快

根据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度辽宁省保险业总体原保险保费收入8528911.78 万元,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为1095633.19万元,占比12.8%,与寿险(54.9%)和财产险(30.2%)业务相比,规模比较小。

从2014 年至2017 年,对辽宁省保险市场原保费收入增长率进行考量,5 年间保险市场整体增速为34.6%,其中健康险增速高达63.4%,远高于其他险种。

1.2 商业健康险市场密度与深度低,未来发展空间大

辽宁省健康险市场的密度与深度保持上升态势,然而还未达到国家的发展目标,也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水平。以营口市为例,2017 年营口市保险深度为4.34%,保险密度为2392.0 元/人,未达到《意见》中保险深度5%、密度3500 元/人的要求;美国的健康险密度在2013 年就已经达到16800 元/人,对比国外成熟市场,差距十分明显。由此可见,辽宁省健康险市场的发展空间很大。

1.3 产品差异不大,多层次服务体系未建设完全

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健康险类别中大多针对18-60周岁中青年设计,面向60 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商业健康险种类极少。据辽宁省老龄办发布的《辽宁省2017 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 年末,辽宁省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58.74 万人,占总人口的22.65%,比全国同期数据高5.35%。6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风险高、保费贵,但健康险种类少。腾讯旗下微保推出的针对60 周岁以上的健康险只有“中老年意外险”一种,市场上健康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且无法覆盖到全年龄段。

1.4 商业健康险市场服务不断完善

1.4.1 引入商业健康险盘活医保账户资金

辽宁省在2015 年6 月对医保个人账户和商业健康险进行联接,充分利用医保卡中闲置资金购买商业健康险,推动医疗改革进程,切实提高辽宁省的医疗保障水平。根据辽宁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 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增加比率达到53.7%。

1.4.2 推进商业保险机构与定点医院合作,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2015 年7 月,辽宁保险行业出台《保险机构定点医院管理规定》,推进商业保险机构与定点医院合作,通过合作可以解决调取理赔人病例困难,理赔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保险机构、医保中心、定点医院初步完成信息共享,逐步消除数据壁垒,为未来进一步建立集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医疗保障的健康大数据库打好基础。

1.4.3 落实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

2016 年3 月,辽宁省正式开展税优型保险业务,开启了对保险消费者实行税收优惠的新时代。这一业务的开展可以鼓励企业及个人积极参与商业健康保险,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助力。

1.4.4 “微保+医保”,开启“互联网+健康医疗”新征程

2018 年4 月,腾讯微保面向参加沈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群,推出医保个人账户健康险,开启了“互联网+健康医疗”的新征程。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捷,将医保内资金进行线上投保,不但对医保进行补充,且进一步盘活医保个人账户资金。

2 辽宁省商业健康险发展趋势

2.1 扩大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增加销售渠道

保险销售渠道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险的市场规模大小。当前健康险的营销渠道主要通过直销和代理人进行销售,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保险公司逐步拓展互联网销售等渠道。汪瑾研究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会影响健康险消费[3]。因此保险机构在保持现有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银行的合作,有针对性的为高净值客户推荐合适的商业健康险;深入开展“互联网+健康医疗”的新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规模。

2.2 完善商业健康险产品,根据社会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

针对辽宁省老龄化严重以及死亡率最高的五种慢性病的情况,进一步完善辽宁省商业健康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根据辽宁省地区情况、不同消费群体创新产品内容,提升居民对商业健康险的接受度,扩大产品的覆盖面。根据《纲要》内容,预计到2030 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 岁。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增加长期护理保障成为改革重点,保证“老有所保”;根据我省情况,可以增加单项疾病或少量疾病组合产品,比如:心脏病保险、脑血管疾病保险、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保险等慢性病保险,为不同需求的保险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保障。

2.3 形成“互联网+健康医疗+健康管理”新理念

新模式下的商业健康险,预防疾病的健康管理成为重头戏[1]。可以通过优惠活动鼓励投保人积极投入到运动中去,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纲要》中要求将健康理念融入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目前,部分产品将运动保健融入到保险服务条款中,由病后保障转变为病前预防,注重健康管理新理念。

2.4 搭建数据平台,保护数据安全

医疗数据、信息的对接、共享,搭建数据平台,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开展深层次的合作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搭建数据平台,可以解决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水平;实时同步的数据平台避免医院过度诊疗风险,对医院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形成调控医疗行为恰当、医药费支出合理的有效机制,探索“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直接划拨的新形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平台涉及多方操作,旧数据的迁移、新数据的导入,数据安全问题将是平台后台维护的重中之重,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及时更新,将是建设大数据医疗平台的重大议题。

2.5 “线上+线下”新模式的探索,减小城乡医疗水平差距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是城乡医疗水平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线上+线下”新模式的探索,可以减小城乡医疗水平的差距,破除不合理的限制和壁垒[5]。

提高乡镇医疗水平,首先利用互联网打破空间的限制。“线上”提供医疗咨询服务,为患者提供初诊结果,吸引消费者参加“线下”体验;健康险公司在“线下”联接定点医院,组建医师团队,聘请退休名医,客户可根据“线上”的初步诊断,到“线下”的定点医院或预定医师团队,进行最终诊断。通过“线上+线下”的新模式,扩大健康险的市场规模,提高在医疗卫生支出中的占比,实现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3 总结

贯彻落实国务院及中国银保监会对商业健康险的要求,辽宁省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总体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各项措施的落实激发了辽宁省商业健康险的新活力。

在商业健康险的发展路径中,建立紧跟商业健康险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体系[6],通过多部门积极联动、搭建医疗健康数据平台、增加商业健康险产品、多模式的创新等路径,解决现有的问题。

政府予以支持、机构加以努力、民众报以期待,辽宁商业健康险市场的蓬勃发展指日可待,实现“健康辽宁”、“健康中国”目标计日程功。

猜你喜欢
健康险医疗保险辽宁省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健康险改革:让保险姓“保”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2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国外健康险什么样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58
聚焦商业健康险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56
商业健康险“很苦恼”,怎么破?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56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0
社会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