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探讨

2019-11-28 03:14:38
名师在线 2019年20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分组英语

张 云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福建宁德 352100)

引 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明显的教学适用性,已获得广大教师的认可。积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倡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更有利于优化英语教育教学,增进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英语学习空间。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参与者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以达到共同目标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需遵循教师的安排,完成指定的任务。分组后,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并督促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相关话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配合,通过小组合作“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培育他们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1]。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初中英语课上,教师积极指导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学生层次明显差异的问题,发现不少学生在英语课中“吃不饱”,或有一部分学生“吃不到”的现象。巧妙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则有助于解决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这些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授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话题的Section C 部分时,给各个学习小组设置了“头脑风暴”的任务,让小组内的学生列举出太阳系含有的主要星球以及各个星球的主要特征。英语能力一般的学生基本能列举出有关地球和月球的信息;英语水平相对优异和课外知识储备丰富的学生就能对其他的几个星球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当每个学生都能使用英语参与课堂活动时,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能够实现英语课堂的高效性[2]。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激励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互动中实现每一个体的学习能力提升。当个体学习和小组活动相互交织,既能体现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又能便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一)合理分组,因材施教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策略的首要工作。在当前教学背景下,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多达五十人,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各异,因此分组的基本原则在于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行组内差别组合、组间实力相当。在实施分组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学生分成A、B、C、D、E、F 六个类别,每个小组都必须涵盖这六个类别的学生。除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外,教师在分组时还综合考虑了学生的性格、兴趣和爱好等特征。小组内部成员英语水平的不同,可以实现组内的精准扶“弱”,即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可以给予英语水平弱的学生帮助。接受帮助的英语“学弱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能够不断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并借鉴其他学生的优秀学法。

(二)组内分工,组间竞争

合理分工、组织组间竞争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保证。分组工作完成后,教师需要做的是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以及组织好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为了帮助小组内部的每个成员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英语水平,更好地激励学生开展合作与竞争,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设立一名组长,由其组织带领各成员相互配合、完成任务[3]。

例如,2019年开学第一课,教师设计了以“猪”为话题的小组趣味竞争合作活动。这个小组合作活动分为两个层次:(1)归纳出描述“猪”的形容词;(2)总结有关“猪”的英语习语。首先,每个小组成员需要想出尽可能多的用于描述猪的形容词。对于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他们可以想到lovely, lazy, cute, fat, dirty 等形容词;而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就能想出有关pig 的习语,如“as happy as a pig in mud”“A famed person and a fattened pig are alike in danger”等。这样,分层次布置任务能使小组内部的每个成员有活可干,而不是部分学生在埋头苦干,部分学生却坐享其成。

合作技能的有效培养是小组活动开展的终点,而任务的合理分配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和桥。在具体实施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将活动时间设定为 1 分钟。时间的限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时间的限制能合理地衡量与比较不同小组之间的表现。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适当的良性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和集体荣誉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形式的设立能很好地帮助小组成员学会沟通交流,表达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想法和观点,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适当指导,及时反馈

教师的引导和反馈是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首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对每项课堂活动的开展时间以及达成的目标进行适时调控。合理、恰当的时间长度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适度参与,又能避免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其次,教师需要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适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除了科学指导外,教师还需要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对每个小组活动情况进行缜密观察,给予每个小组有效的评价反馈,对优秀的表现和成功的结果则给予鼓励与表扬[4]。

例如,在拓展描述“猪”的形容词活动中,班上一名学生想出了一个其他小组同学都没想到的形容词“amazing”,他举的例子是:“The pig is amazing because it eats so much food every day.”教师肯定该小组同学的独创思维。与此同时,对于还需要改进的小组,教师会进行点评并帮助该小组改进不足的地方。当学生获得及时、明确、客观的反馈时,他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目前的知识水平和状态,并能够不断强化正确的学习行动。

结 语

探索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永远在路上。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坚持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强化教学应用,指引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的学习过程,持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素质。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分组英语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英语水平
聪明语文(2013年11期)2014-01-08 03:06:40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