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富
(重庆市荣昌初级中学,重庆 荣昌 402460)
引言:对初中生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引导方式非常重要,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激情、有动力地进行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既要让学生及时接受老师教授的课堂知识,也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探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用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给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奖励制度,对积极发言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让学生以积极发言为荣。其次,教师可以运用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教师可以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进行课堂练习,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在解决问题的互动中,让学生摆脱定式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得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问题的难易程度必须合理掌控,既有让学生增长自信的,也有让学生可以挑战的,调动学生的胜负欲,不断主动学习探究,融入课堂。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数学的许多概念以及应用都需要较强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这就对学生学习数学造成了障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借助一些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发现数学的奥妙。例如,在学习“轴对称”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小镜子让学生实际的观察图形的特点,知晓轴对称的规律;在学习“投影与视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模拟立体图形不同方向的投影,观察投影图形和原图像的比例以及形状变化……通过这些道具,把抽象的知识点变化为具体可观察、研究的现象,既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也能让学生把知识更多的和生活现象关联起来,发现数学的实际效用。
结语: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融入课堂;此外,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教学,教师要学会借助各种教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促进初中教学课堂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