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拾
他们是20世纪翻译界泰斗,名声响彻海内外,是世人眼中珠联璧合的才子佳人,绝无仅有的天作之合。他们便是杨宪益和戴乃迭。
杨宪益自幼便是个富家少爷,父亲担任当时中国银行的行长。可生得好不代表就是吉兆。据说,杨宪益母亲生他之前曾梦见一只老虎跳进肚子里,算命先生掐指一算,不得了,这是个凶兆。不承想,杨宪益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可能这只是偶然,也可能刚好就是预言的验证。
但不得不说,杨宪益确实是个可造之才。他11岁时,已经阅读了大量古代笔记小说、明清通俗传奇等,后来还开始阅读胡适、鲁迅等人的作品。他对书的欲望到了贪婪的地步,高中期间几乎每天或几天内读完一到两部欧美文学作品。
因才能卓越,杨宪益妥妥通过了燕京大学的考试,甚至还因为成绩太过优秀,直接升大二。结果,杨宪益被自己的中学英国老师带去了伦敦,只因那个时候,家里人觉得杨宪益喜欢他的家庭女教师,为了避免出丑闻,决定让杨宪益出国求学。
比起留在国内读书,杨宪益在国外更加勤奋用功,只用了两年时间,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牛津莫顿学院,那一年他21岁。也正是在这所学校,他结识了英国女孩戴乃迭。
杨宪益当时是牛津大学中国学生会的主席,主席秘书是戴乃迭,两人几乎抬头不见低头见。杨宪益了解到,戴乃迭出生于传教士家庭,她的父母特别热爱中国,在他们的影响下,戴乃迭也很喜欢中国,她甚至是在北京出生的,直到七岁才回英国。
在戴乃迭眼里,杨宪益是典型的中国文艺青年,举止斯文,待人彬彬有礼,和善好相处。当然,戴乃迭对杨宪益心生爱慕的原因并非只有这些,还因为杨宪益身上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的革命热血打动了戴乃迭的心。对此,晚年的戴乃迭开玩笑说自己爱的不是杨宪益,而是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心有好感,一个明显倾慕,两人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杨宪益曾立志要做学者,可因为戴乃迭喜欢翻译,他选择陪她一起在翻译界里双宿双飞。然而,杨宪益有着封建家庭背景,母亲坚决不同意他娶一个外国女人。另一边,戴乃迭的家人也不同意她嫁给中国人。
为了不耽误戴乃迭,杨宪益毕业回国前,本想忍痛和她分手,明确说明,自己不会去美国享受,而是要回到水深火热的中国。戴乃迭却选择和他一起回国。尽管她的母亲放话说:“如果你嫁给一个中国人,肯定会后悔的。要是你有了孩子,孩子会自杀的。”戴乃迭也不动摇,依旧跟着杨宪益走。
杨宪益的母亲得知后当场病倒,但无论家里的亲戚朋友怎么反对、劝说,杨宪益坚决要娶戴乃迭。于是,1941年,这对不顾家人反对的异国情侣终于跨入了婚姻殿堂。当时两人均穿着唐装,优雅与傲气并存。
虽然戴乃迭的父母一直反对这桩婚姻,但他们为了女儿,还是千里迢迢赶过来参加婚礼。婚礼很简单,到场的嘉宾却不容小觑。两位证婚人,一位是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一位是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可見这场婚礼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
婚后,杨宪益和戴乃迭在文学家梁实秋的聘请下,开始着手把中国的经典著作翻译成英文介绍到西方,合译的中国作品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华历史时期所有的文学种类。有一次,毛主席在接见杨宪益的时候问他:“《离骚》也能翻译吗?”杨宪益回答:“主席,什么都能翻译。”
或许在杨宪益心里,翻译很简单,可这种简单是在有戴乃迭的前提下。他们翻译的速度出了名得快,最快的时候是在翻译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这本书只用了一个礼拜就完成翻译,杨宪益一拿起书就直接口译,戴乃迭则在一旁边听边打字,过后两人再一同修改。杨宪益和戴乃迭“译界泰斗”的名号由此产生。
然而,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两人在经历一小段和平期后就开始“受苦”了。对于戴乃迭来说,她把自己的青春甚至是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献给了杨宪益和翻译事业。可让她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会置身于一个疯狂的时代,遭到疯狂“报复”,甚至没想到,自己母亲当初的“诅咒”成真了。
1968年,戴乃迭不惜卖掉母亲和婆婆给的所有首饰去换钱,只为给杨宪益凑足四万元买飞机,这是当时社会需求,她不介意。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她经常因为自己的外国身份遭受无端的猜疑和攻击,和杨宪益同时被捕。明明被关押在同一所监狱,他们却被分开隔离无法相见。
1972年,杨宪益和戴乃迭在度过四年监狱生活后终于重见天日,他们本以为灾难会就此结束。殊不知,儿子杨烨在他们坐牢期间因为经受不住压力而患了精神分裂症。他们本想将他送到英国,可已经晚了,杨烨精神错乱,于一年后自焚身亡。
杨烨的去世对戴乃迭和杨宪益来说,无疑是一生中最大的打击,可戴乃迭也没有因此后悔嫁给杨宪益,她曾说:“母亲的预言有的变成了悲惨现实。但我从不后悔嫁给了一个中国人,也不后悔在中国度过一生。”自那以后,戴乃迭和杨宪益两人形影不离,他们在经历诸多苦难后早已看淡了一切,只求后半生落个安稳。
1989年,戴乃迭患阿尔兹海默症,杨宪益一直守着她,谢绝了许多聚会,悉心照料她将近十年。1999年11月,戴乃迭逝世,为了缅怀她,杨宪益专门写下一首诗:“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
2004年,杨宪益曾在采访中表示,如果戴乃迭还没有去世,他想再活100岁,可戴乃迭已经走了,他感觉已经活到头,该告终了。五年后,杨宪益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对于和戴乃迭的这段异国恋情,杨宪益曾动情地说:“金头发变银白了,可金子的心是不会变的。”文人的爱情总是那么委婉,又那么令人感动。
编辑/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