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建设的要素分析与实践探究

2019-11-27 11:44杜爽刘鲁红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途径内涵

杜爽 刘鲁红

【摘 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网络与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文化事业获得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与此同时,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需要从实践角度深刻分析网络文化建设的内涵,属性,要素,途径,从而更好地指导网络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化;融合;内涵;要素;途径

一、网络文化建设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作为信息技术与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的新生事物,网络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着技术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人类社会对网络文化的认识正是基于这两大属性来进行的。从技术层面来看,网络文化呈现出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时效性等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过程中,随着互联网与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文化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新形态,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动力。从文化层面来看,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自由性等特征。这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文化是在网民进行网络交往活动中自发形成的,其充分体现了网民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判断。代表不同网民群体偏好的网络文化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步形成了开放、平等、包容的文化发展理念。

从网络文化的两大基本属性来看,网络文化建设的内涵在于,它包含了建立在互联网及由其提供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基础上的社会活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各类文化活动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的综合体。

二、网络文化建设的要素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建设需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文化自信的同时,借鉴和学习其他优秀人类文明成果,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互联网时代,文化软实力更多地体现在网络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方面,其关键在于对其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明确网络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主体力量、价值导向、内在要求以及战略驱动,从而构建网络文化发展各项要素的良性互动机制。

在战略目标方面,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网络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通过文化输出来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软实力已然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而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则为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网络空间中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新的重要影响。在这样的新型外部环境下,如何构筑本国特色鲜明的网络文化成为各国都面临的一个战略问题。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建设网络强国不是为了谋求世界霸权,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发展网信事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正确道路。基于这一战略目标,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需要从统筹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将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一个长期战略任务。

在主体力量方面,网民作为网络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占据主体地位。由于网络空间去中心化、大众化、碎片化传播的特点,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自发性,它是网民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现象进行的反映和表达,在通过信息交互的手段逐渐获得更多网民的认同之后,再对其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在网络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网民的持续关注和话题讨论,是网络文化产生的重要流程。而当网络文化形成以后,对其进行传播和消费的主体依然是广大网民。

在价值导向方面,网络文化建设需要构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环境,这是网络文化蓬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与此同时,也要警惕由于资本推动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网络文化过度娱乐化的不良倾向。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文化在信息自由的发展理念影响下,将去除文化的意识形态化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导向。然而近年来,随着网络主权原则在国际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国际各国纷纷制定网络文化发展战略,强化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领域的价值引领。

在内在要求方面,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完善网络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在推进网络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把健全和完善网络文化政策制度体系、深化网络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从而为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在战略驱动方面,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推动网络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有力支撑。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西方社会的文化产品和价值理念借助网络空间大肆传播。究其原因可以看出,除了对文化产品的精心包装外,文化产品生產过程中所包含的科技含量使其天然具有了“制作精良”的标签,进而引发了网民群体的持续关注和热切推崇。目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由于起步较晚,在技术应用和创新方面仍然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网络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明确战略目标。网络文化建设作为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目标,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键环节。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健全网络空间治理机制,有效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实现主流思想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通过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舆论导向的调控监管,持续推动媒体融合,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强化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而在网络空间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网民。由于网络空间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去中心化特点,网民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无法仅仅依靠自觉来发挥好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因此,加强对网民群体的正向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在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应着眼于培养网民理性思考的公共意识,自觉遵守网络公约的自律意识,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实践的责任意识。此外,由于网络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网宣及相关部门应当从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宣传的契合点出发,积极推动主流思想观念转化为新型网络文化。

强调价值引领。在网络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价值性的正确认识是使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关键,也是避免网民受到不良思想意识侵袭的有效手段。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最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判断。在强调价值引领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一元指导与多元共存相结合的基本理念,将价值性要求贯穿于网络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全过程之中。同时,对网络文化价值性的高度关注,可以培养网民的大局意识,从而正确看待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自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目标,有效推动网上和网下社会和谐。

深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网络文化建设,需要深度挖掘本国网络文化资源,从而促进本国网络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当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给经济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这就意味着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从实践来看,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如通过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其次是将科技创新驱动作为促进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制胜法宝。比如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自媒体行业快速崛起,而基于自媒体传播的短视频形式则带来了一场网络文化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突破。网络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需要以互联网核心信息技术作为长期发展的战略支撑。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与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缺乏对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有效掌控,容易受到西方社会的文化霸权主义威胁,进而对本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于互联网核心信息技术的掌控,深刻关系到如何通过国际互联网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互联网核心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密切相关,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放缓,国际新秩序尚未完全形成,我国需要通过加快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实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 解学芳. 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技术创新驱动的缺位与突破[J]. 社会科学研究, 2011(5):30-34.

【2】万峰, WanFeng. 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 2010(4):62-65.

【3】李成恩, 張言军, 崔强, et al.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6(5):101-104.

【4】王琳[1], 杨永志[2]. 论网络文化的现实维度[J]. 学术论坛, 2012, 35(4):166-170.

【5】 张谨.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治理机制及其路径选择[J].学术研究,2018(2)

【6】马丹丹.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J].人民论坛,2017(13)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途径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挖掘习题的内涵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