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楠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外内翻译市场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高校翻译教师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力量,其职业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师现状,提出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改善措施,旨在提升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师教科研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翻译人才。
【关键词】翻译;职业;培养
一、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师现状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教师对翻译理论掌握的不够系统。当前,民办高校的翻译课程主要由青年教师承担。他们刚刚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由于前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掌握的翻译理论相对零散,很难保证本科翻译课程理论教学质量。此外,民办高校翻译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作为翻译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翻译教师不但要掌握翻译课程体系,还要具备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由于翻译市场尚不规范、各类文本翻译任务时间紧、难度大,一般民办翻译教师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后,不愿继续从事各类翻译实践活动。
(二)教学任务繁重
近些年来,英语专业报考的火爆与民办高校英语教师高离职率形成巨大反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教师教学任务相对繁重。一般情况下,有限的翻译教师要负责多个甚至十几个自然班级的翻译教学工作。在离职教师较多时,还要进行合堂翻译教学,并承担其他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翻译教师疲于完成教学工作量,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和科研。此外,现在民办高校也在进行转型发展,试行学分制,这必然会引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的修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翻译教师的工作量。
(三)翻译教师科研能力薄弱
民办高校翻译教师大多是翻译硕士出身,而其培养目标更多是注重培养翻译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翻译教师最初的科研能力和意识也有待提升。其次,民办高校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广大翻译专业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专心从事科研工作,缺乏对翻译领域前沿理论的了解,不利于翻译专业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缺乏专业的翻译教学团队
一支专业翻译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教师的年龄、职称、专业研究方向等各项因素。民办高校在高层次翻译人才引进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处于明显劣势,其翻译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比例大、流动性强、初级职称多、研究方向单一、翻译理论和实践能力有限。此外,现阶段很多民办高校的翻译教学团队基本上依托于翻译课程建设的团队,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翻译课程只是英语专业学生高阶的一门课程,所以翻译教师团队建设缺少针对性,更多的局限于完成当前的翻译教学工作量。
(五)缺乏职业培训与继续深造机会
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各层次的翻译教学和研究会议和培训班都会在各大高校和翻译机构举行,为各位翻译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是民办高校因为是集团办学,用于专门职业培训和继续深造的专项资金和机会十分有限。严格的调停课要求、各类行政审批以及财务报销审查制度也都使得民办高校翻译教师很难有机会接受翻译培训。与此同时,大部分校企合作、聘请专职译员授课或教师到翻译或外贸公司挂职都只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得以实施,无法真正提升翻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六)教师职业认同感偏低
民办高校翻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普遍较低,缺乏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动力。首先,民办高校本科英语教学的重点依然在文学和语言学上,翻译课程处于边缘地位。这显然与国家翻译硕士扩招以及对高素质翻译人才需求增加的现状是不相适应的。此外,民办高校的考核体系也有待提升。民办高校作为企业办学,资金自筹的高校,其考核体系受到了企业考核模式的极大影响。教学与科研虽然占到一定比重,但无法拉开差距,真正决定最终考核等级的是单位社会服务和招生贡献。这种考核体系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二﹑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措施
(一)提升翻译理论与实践能力
一方面,高校应通过鼓励专业深造或支持购买和订阅国内外翻译理论研究书籍与期刊的形式帮助翻译教师掌握微观、中观和宏观翻译理论知识,了解不同层级的翻译理论研究。同时,设立各种鼓励机制,鼓励翻译教师积极参加人事部翻译资格证口笔译考试、上海高级口译考试以及各大高校举办的翻译大赛。此外,翻译专业教师自身也要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避免教学与翻译行业相脱节。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做好翻译职业化理念的传播者;在翻译教学与翻译行业接轨的过程中,翻译专业教师应当是翻译市场的洞察者,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将其及时传达给学生,做好学生与行业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二)减轻教学负担,提升科研水平
民办高校应积极引进高层次翻译人才,稳定翻译教师队伍,降低师生比,从而为翻译教师减少教学负担,使其有更多时间进行翻译教研与科研工作。青年教师自身也应提升科研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科研培训与讲座,积极参加相关教科研课题申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间、教师与专家间的合作学习、交流与对话,了解本领域的最前沿的科研动态,真正实现教研相长、相辅相成,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教师。
(三)推进翻译教师培训,打造翻译教学团队
高校应通过国内外进修、访学等方式,提升翻译教师专业素养或帮助其获取更高学位。积极鼓励翻译教师通过参加国内译届组织的各类翻译研讨会、翻译年会与翻译培训、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翻译教师自身也要要积极参加网络培训,不断学习反思,将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提升自身能力。
(四)利用区域优势,打造“双师型”多元化平台
民办高校应利用地域优势,积极聘请周边高校翻译专家与优秀翻译教师来校进行专业培训与交流。通过高校间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促进民办高校翻译教师专业素养。同时,学校应该积极选派优秀的翻译教师去当地政府进行锻炼,去翻译相关外宣文件,陪同接待外国政界商界人士,提升自身口笔译实践能力。此外,利用企业办校优势,积极鼓励专职教师去企业相关部门锻炼。翻译教师的翻译能力在实践中可以得到极大提升,还能将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翻译市场、翻译技术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运用到教学中。
(五)提升翻译专业教师职业认同感
学校要优化高校教师管理方法与规则,积极为教师教学、科研与生活提供便利,让教师能够能够扎根在此,努力为学校翻译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此外,积极建设本科翻译专业,制定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让翻译教师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不断学习理论与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翻译教科研与实践中。民办高校翻译教师自身也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认同自己的翻译教师身份。要通过各种不同进修形式,努力提升学历和职称;通过积极申报各级别翻译课题,提升自身科研能力;通过参加各类翻译實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
三、结语
翻译教师作为翻译人才的核心培养者,其职业能力的高低极大的影响了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想培育出可以适应翻译市场需求的高层次翻译人才,民办高校必须实现翻译教师队伍职业化,减轻翻译教师教学负担,推进翻译教师培训,打造“双师型”多元化平台,提升翻译专业教师职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何刚强.精艺谙道,循循善诱—翻译专业教师须具备三种功夫[J].外语界, 2007(3): 24-29.
[2]龙吉星,刘瑾.我国翻译师资建设的回顾与前瞻[J].上海翻译, 2018(5): 67-69.
[3]杨楠.高校翻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3):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