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称强戒人员)戒毒康复的视角出发,探讨这一过程中的“康复流程”、“康复措施”等关键内容,为强戒人员身体康复的探索提供新的视角与借鉴。
【关键词】 强戒人员 身体康复训练 成效
前 言
研究证明,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毒品成瘾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关于戒毒的治疗方案,也应从成瘾机制出发,综合生理、心理、认知、康复等诸多方面开展综合性的戒治工作。然而,一切的康复干预与戒毒治疗都需要“身体”作为前提。研究显示,体能训练、身体康复对于强戒人员的心理康复、认知改变有着重要的作用。设计并开展符合强戒人员身心特点、戒断需求、功能恢复等方面的身体康复训练,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一、强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的实践
(1)康复训练的理念原则
身体管理与健康管理相结合。身体兼具“个体社会”,“生理文化”的双重属性,是生命载体与价值载体的统一体。[1]在实践过程中,应跳出对“身体”单一认识的思维局限,引入身体管理与健康管理的理念,既注重引导强戒人员认识到自我身体的价值属性,将身体康复理念融入到戒除毒瘾的目标中,又注重从“健康维系”的角度,为强戒人员提供营养摄入、医疗关怀和体能康复等系列性的康复服务。
需求为本与分类实施相结合。要了解强戒人员其对于身体康复训练的形式、内容、时间、强度等方面的需求期望,结合现有场地、器材、警力等现状,根据强戒人员的年龄结构特点、身体健康状况、戒治阶段等,最终确定身体康复训练开展的具体形式及内容。
动态监测与效果评估相结合。身体康复是一个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进行训练效果的测评。为充分保证身体康复训练的效果,可采取季度性测评与诊断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季度性测评作为日常动态监测的手段,诊断评估中一年评估与一年半评估作为效果评估的一种方式,检验康复训练开展的实际成效,并作为及时调整训练项目的依据。
(2)康复训练的流程设计
初始数据搜集。结合诊断评估工作要求和实施办法,在强戒人员新收入所时,借助医疗仪器及运动器械对其进行了体检、稽延性症状、体能指标等方面的测评,建立身体健康档案,以此作为其身体康复训练的基数,便于日后康复训练后的各项指标比对。
分期分类实施推进。年龄分区。35岁以下,无身体疾病的戒毒人员;36岁—45岁,无心肺疾病、高血压疾病戒毒人员;46岁—55岁,无心肺疾病、高血压疾病戒毒人员;55岁以上,心肺疾病、高血压疾病强戒人员。戒治阶段分区。依据生理脱毒期、身心康复期、回归社会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来开展相应身体康复训练项目。
身体康复与心理康复协同开展。研究表明,身体康复对心理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心理康复对身体康复的开展也有促进作用。在进行身体康复训练的同时,更要重视心理康复、认知重建的反作用,辅之以一定的心理介入方法,如生命意义团询、防复吸训练等,进一步促进身体康复训练的有效开展。
(3)康复训练的内容设计
身体素质初评。根据《国民体质标准测试指标(2013)》以及《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体能测试合格参考》的要求,结合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实际,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强戒人员开展身体素质初评,在入所之初建立健康档案、身体康复训练档案。在开展身体素质检测时,主要有三个方面:体检。常规生理体检(筛选重大疾病)、毒瘾检测;人体成分分析检测。进行身体素质的健康评估;体能检测。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平衡。借助场所医疗器械及运动训练器械所得出的初评数据,为日后身体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及项目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膳食营养的跟进。膳食营养是提高强戒人员身体素质,促进康复运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康复训练内容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根据强戒人员因毒品导致的身体机能的损坏现状,制定适应其生理特征的食谱,并根据不同阶段身体康复训练的需要,调整不同食物所占比重,完善其膳食结构,使其营养更加均衡化、科学化。
身体康复训练项目筛选。根据年龄结构、吸食毒品类型、生理特点、身体素质情况及戒治阶段等,科学设计身体康复训练项目。
生理脱毒期。主要是针对新收人员,因其刚入所不久,在心理、认知、行为上,未完全接纳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环境,部分人的情绪状态并不稳定。针对新收,主要开展音乐舒缓、动作缓慢有节奏的健心康复操,辅之以冥想练习。主要帮助其缓解内心焦虑紧张的情绪、放松心态,尽快融入到场所环境中。
身心康复期。这段时期内,根据其年龄状况、初评身体素质情况、个人兴趣等,开展相应的训练项目。50岁以上的人员主要开展太极康复操训练,运动强度以中小强度为主,运动时心率范围控制在 83-98 次/分。35岁至50岁的,主要开展广播操、韵律操、手语操等常态化的康复训练。35岁以下的人员,除前述常规的康复训练项目外,还可开展了有氧运动项目,提高其身体机能外,进一步提高其内在自信。
回归社会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其已改善的身体机能的巩固,以及对身体指标有欠缺的部分,进行有重点的训练,为其回归社会后的身体康复训练提供指导建议。
二、强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的思考
现阶段,场所的收戒人数增加、管理压力及难度加大,尤其是滥用合成毒品的人员日益增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完善康复训练体系,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一是加强强戒人员身体康复数据库建设。现行的戒毒人员数据库主要是戒毒人员基本信息、本案信息、社会关系、前科劣迹等,也包含有诊断评估方面日考评、行为等方面的信息,身体素质方面的信息由卫生所(保健站)统计,心理方面主要是16pf测试由心理诊断评估中心测评,体制改善方面的综合报告由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出具。可以看到,目前各个方面的数据是十分完善,还缺少整合和共享。需要建立一个涵盖戒毒管理、身体康复、身体素质、心理康复等方面的综合的数据库,一方面可以减轻基层民警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数据的使用率,形成具有强戒人员特质的常模,实现身体、心理、行为、认知方面的进一步融合。
二是加强强戒人员身体康复评估指标建设。现行的评估方法,主要是依据诊断评估操作细则开展,依据各个项目的标准分值、优秀分值来进行测评。具体操作上的标准化、规范化及科学化还亟待完善;另外,国民体质监测标准,主要是针对正常人的指标。毒品对人的脑神经、生理、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即使是经过了系统的身体康复训练,有些戒毒人员的身体机能水平的确得到了提升,但仍难以达到正常人的水平。戒毒人员中男性与女性的身体特质又十分不同,因此,针对强戒人员的身体素质检测参照标准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形成一套专业、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加强强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收戒压力增大、康复难度增大、康复任务增多。专业的康复训练师数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亟需尽快培养一批康复治疗有关的精神医学、中西医康复学、心理学、运动学、教育学背景的康复治疗师,以回应现实的巨大需求。场所还需要扩大康复训练场地,引进专业的康复训练器材,完善康复训练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合成毒品对人的脑神经破坏十分严重,需要结合精神学、医学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探索有助于合成毒品滥用者身体康复的训练项目,以完善现有身体康复训练内容。
【参考文献】
[1] 胡倩.价值管理与健康管理的失衡与再平衡——湖北XY市乡村艾滋病人的身体管理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 贾东明 郭崧.试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身体康复工作流程的设计[J].中國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5(4)
[3] 朱晓东 李倩影.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实施运动干预的具体方案及结果分析[J].体育科技,2015(3)
[4] 庄淑梅.运动疗法对女性海洛因戒毒者心理健康状况干预效果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
作者简介:钟周莉(1977— ),女,汉族,江西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