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 101160)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生活垃圾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做好垃圾处理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城市生活垃圾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和厨余垃圾等,这就提升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与成本。采取垃圾分类处理,不仅有助于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还可以降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本,提高垃圾处理效益。目前,垃圾分类依然存在很多困难,不断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研究,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已经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首要任务。
下面以北京、上海试点为例,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
图1为北京生活垃圾分类发展进程。北京市垃圾分类目标较为明确,“十二五”期间,主要是减少垃圾产量、提高垃圾处理能力,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要达到3万t/d,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率要达到55%。“十三五”规划要求,北京生活垃圾资源化率提升到60%,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到35%[1]。
图1 北京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进程
北京生活垃圾的处理量从2014年的700万t涨到2018年的900万t,2019年可能会突破1 000 万t。从垃圾治理来说,最重要的是源头减量,方法是分类和回收处理,不同垃圾对应不同的处理模式[2]。当前,要做好垃圾分类,分别加以处理、回收和利用,加强引导和处罚力度。
但从客观发展现状来看,垃圾分类处理只占整个垃圾处理体系的5%,大部分垃圾依然采用焚烧、填埋处理方案,分类的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等不可填埋、焚烧物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依然非常低。
表1是2013-2015年上海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情况[3]。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同时也是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是从表1来看,上海市垃圾源头分类率不到30%,源头分类的主体是居民,其主要原因是居民源头分类参与度不高[4]。而倡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更多的是减少垃圾治理前端量,降低后期垃圾处理的成本与难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上海市垃圾源头分类效率依然非常低,居民没有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进行。
表1 上海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基本情况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垃圾分类长远效益低,利用率不高,制约手段单一,居民缺乏垃圾分类习惯。同时,虽然垃圾运转和处理采取分类方式,但依然要筛选一些错误放置的垃圾,工作量很大[5]。这些问题的成因较多,一是我国垃圾分类还处于起步阶段,整合体系还不够完善;二是居民没有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在源头上增加了垃圾分类的难度;三是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引导,没有营造垃圾分类的环境。因此,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还要从居民群众、基础设施体系、政府管理三个方面着手。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之所以没有实现“变废为宝”,除了上述发展现状与问题外,还因为大部分人没有注意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经济社会效益。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生活垃圾是资源没有被完全利用的产物,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及时回收垃圾中的有价值资源,让其变废为宝。例如,各类纸张、金属、塑料和橡胶等都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相应的处理手段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浪费,还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
生活垃圾是城市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还有部分地区分为干、湿垃圾)。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采用专业的无害化处理手段,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保证水、土壤、空气生态的平衡性。同时,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发挥自身的价值,制成燃料、合成物等,从而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促进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激发公众环保意识,让群众更加注重资源利用、节能减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加关注生态环保等问题。如今,许多人都关注垃圾分类和生态环境等问题,这对加强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针对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人们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管控,从而实现最终的发展目标。
如今,我国居民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居民缺乏环保意识、对垃圾分类认识不足。所以,要以居民为主体,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参与度。要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展开宣传,同时将垃圾分类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可以组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站进行示范垃圾分类,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管理者和居民要加强配合,以身示范[6]。此外,还需要构建公众参与、监督机制,配合相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引导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逐渐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在技术层面上,采用“前端分类收集+后端分类处理”的组合模式,居民分类回收作为前端,填埋场挖掘筛分、生活化修复治理为后端。政府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展开技术交流,找到合适本城市的技术方案,因地制宜,开发出综合性、实用性更强的垃圾分类技术。资金层面,政府需要扩大融资渠道、积极落实垃圾收费制度,采取“多产多收、少产少收”的原则向居民征收垃圾费,这样既可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不断强化人、财、物的投入,完善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可以增设不同颜色垃圾箱,保证垃圾分类投放的精准性;构建垃圾分类集中中心,对前端垃圾分类进行再分类;要采购更多的封闭分类转运车,提升运转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强化先进设备的投资,提高分类处理水平和分类效率。
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建议利用垃圾焚烧发电,陈腐垃圾筛分要提取重金属和有害有毒物质,残渣、渗滤液处理时应考虑二次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我国城市垃圾分类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全国推广。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城市垃圾分类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逐步改善,从而实现城市垃圾分类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