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才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马鞍镇中心学校 四川 内江 641215)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教师的重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加强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但是其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总是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高,合作教学效率较低等方面的现象,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导致这些教学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率较低,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学生课堂参与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文以小学高段学生为例,分析了其数学课堂参与率情况。
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着参与率较低的现象,从具体上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整体而言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问题的积极性较低,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并参与到教学中的学生相对较少;其次,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率较低还表现在课堂合作学习。当教师布置完合作学习之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积极,而在讨论之后的回答问题上则表现得参与率较低;第三,班级职务方面的差异。相比较而言班干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率较高,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而其同学与之相比则不能够很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长此以往不利于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较于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段数学在内容上逐渐变得抽象,其教学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好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枯燥乏味。此外小学高段数学中的练习题较多,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面对练习题以及复杂的数学公式,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惑的情况,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很容易出现厌学的现象,从而使其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互动。此外目前由于应试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仍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剥脱了学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从传统教学方式的角度来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二者之间的沟通,从而降低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信任,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默契也很难得到提升,进而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了小学高段数学课堂参与率。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由于受到数学学科本身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术教学较为重视,从而使其在教学中表现的较为严肃,而这种教学态度无形之中影响了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严肃的教师自然而然的变得紧张,由于害怕回答错问题从而使其在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课堂参与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教师性格的影响。
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想要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率,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具体上来讲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教学方式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尤其是要抓住课堂开始的前三分钟,通过采用形象化的导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化,再对其进行抽象化的讲解。
正如上文分析中所提及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从而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例如通过采用模拟测试的方式掌握学生的整体水平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编排从而提升课堂参与率。
在教学中鼓励对于学生来讲是一味良药,通过鼓励学生能够获得较大的自信心,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逐渐培养良好的性格,在课堂上多以鼓励的方式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进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逐渐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升课堂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