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有华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西河镇中心小学 广西 蒙山 546700)
小学数学分层教育是指在课堂中,按照成绩、性格、思维差异等因素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使每个不同层次的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教师要按照这些特点对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内容。分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全面进步,因此,在制定相关策略时,应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小学数学是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础课程,因此,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非常重要。但是教师应该明白,分层教学并不是进行所谓的“优等生”和“差等生”划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进行分层。
在分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产生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不同学生所表现出的差异,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属于思维敏捷的类型,思考问题比较全面,思维扩展能力较好,能够较快地接受并掌握新知识。B层次的学生属于学习潜力较大的学生,平时成绩容易忽高忽低,但上进心较强。C层次的学生属于接受能力较弱,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全班的学生分层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划分,教师要根据不同层面的学生产生不同类型的针对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长板,补充他们的短板,保证他们的学习进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调动和调整,保证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都能被激发出来。
在数学的分层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分层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根本途径。班级内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要采取比较灵活的教学方式。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要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学习欲望,学会自学,并及时与教师互动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在布置A层的作业时也应该适当加大难度,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应以“不出错”为基本要求,并适当地增加练习难度,使B层与A层学生的距离逐渐拉近。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应帮助学生努力掌握所学内容,打好学习基础,稳步前进。
例如,在教学《倍数和因数》这一课程时,针对A、B、C三层,应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A层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并试着自己理解学习内容,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及时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也应根据A层同学学习掌握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的练习,提高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B层同学可以在认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及关联以后,多做一些与此相关的练习题,从中发现问题,保证正确率,不懂的地方或经常出错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请教。C层的同学应努力跟进,教师可以训练C层同学多做倍数与因数的基础练习,确保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把握。
在分层教学中,分组合作是一种很好地教学方式,这也能很好地体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核心素养。每个班级的学生多达几十个,教师难免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因此,组成小组互帮互助就变得非常有必要,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小组教学,教师要面对的学生就由几十个“单人”变成了几个大组,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学习进步。
在进行分组时,可以适当地调动某些层次的学生。例如,在进行《圆柱和圆锥》这一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将全班分为8个大组,并在能力出众的A层和B层中挑选8个人作为小组长,由小组长提前带领大家对《圆柱和圆锥》这一课时进行预习,并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在动手的过程中,A层和B层同学要尽量帮助C层同学,解决他们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帮助他们理解制作成功的关键所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要对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有充分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高层次的同学,同时帮助低层次的同学,争取让大家共同进步。分层教学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小学数学分层教育要求教师承认差距,并努力为不同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只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