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付秀娟
众所周知,字词是学生理解句子、领会文本内容的基础,因此字词教学也就成为小学语文的重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 版)》中指出:词语教学的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当前部分小语课堂的字词教学存在着这些现象:缺乏字词教学的目标及过程的呈现,词语教学只作为指导阅读的突破口;忽略字词教学的方法及序列的训练,各个年级段理解词语的方法、要求没有侧重点,不是螺旋上升;缺少字词教学的趣味及文化的意蕴,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离开了语境。这些现象下的字词教学导致学生对字词的理解缺乏灵动性和生命力。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运用字词,让字词教学贯穿于小学阶段的六个年级,完成由字到词、由“单纯词”到“合成词”的积累、运用等。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情感的熏陶中,让字词教学情趣盎然,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字词教学离不开情境。有研究表明,在丰富多彩的语境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新词、深刻感悟、灵活运用,能更好地识记字词、积淀语感,深刻情感体验,提高识字效率,从而让字词成为学生表达中的鲜活元素。
例如,教学《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虽然有些孩子知道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颜色很多,但也是抽象的理解。在教学时可以用多媒体创设“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紫色的菊花”等魅力秋景的情境,在孩子们惊喜的目光里、啧啧的赞叹中,我想他们已经能够意会“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了。这时,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色,这么美的景,会用哪个词来形容呢?”孩子们的回答里一定会有“五彩缤纷”,这个词便形象地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引领学生在恰当的语境中,在一段记忆、一个声音、一种情感中析词,使词语直观地储存于孩子们的心海里,适时地提取并运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字词教学应是让学生从文本的字词中,体会它的鲜活力、获得它的画面感、感悟它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加深词语,尤其是关键词的理解。对比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词义、词性、感情;对比能够让学生辨别相近词的区别和不同用法;对比能够让学生恰当地使用词语,提高品词的能力。
例如,《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中有一个词“声色俱厉”。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面面俱到”的意思,其中“俱”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俱”的意思推断“声色俱厉”的意思吗?能用“声色俱厉”说一句话吗?刚才好几个人的例子中,都是批评别人时用“声色俱厉”,可是课文中的叶欣作为护士长,用“声色俱厉”对待她的同事合理吗?能不能把“声色俱厉”换一个词?在对“合理”与“不合理”的辨析中,在换词的对比中,学生们明白了:叶欣把同事关在门外,是因为她关心大家,把危险留给自己,“声色俱厉”这个词用在这里能够形象地再现叶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小语课堂中,教师要抓关键词的教学,引导学生换词辨析,在对比中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学生们明白了近义词之间的不同特色,有着程度深浅的不同,感受到文本用词的准确性,从而实现“深入领会字词”的教学目标。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因此,积累词语、丰富他们的词汇很有必要。丰富的语汇为语言的表达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丰富的词汇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文本;丰富的词汇还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荷叶圆圆》一文中,对于“透明”和“亮晶晶”这两个词,
学生不能够准确理解,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透明”和“亮晶晶”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透明的,哪些物品是亮晶晶的呢?在举例中,学生发现玻璃、水珠等是透明的,而钻石、水晶等是亮晶晶的,这是运用语境的积累。再比如,还有一些AABB 式、ABB 式、ABAB 式的词语积累。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用善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促进词语的领悟,并结合实际生活积累,有助于丰富词汇,激活创新性,激发生活意识,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析词,在对比中品词,在积累中悟词,带领学生沉入字词的世界里,在强化语感中扎实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