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2019-11-27 12:16唐业祥
读与写 2019年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唐业祥

(广西藤县和平镇第一初级中学 广西 藤县 543300)

借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力条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明确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树立正确三观具有的重要意义,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习,就成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1.紧扣学习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的认识,树立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在开展这项教学活动的时候,每一章节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让每一项教学任务,教学方式都和这些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具有整体化。

比如在《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带领同学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那么老师在备课中就要围绕这个目标去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比如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教学环节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现状,贴近学生生活,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支配着教与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最终对象。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好教学目标。

2.立足学生实际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在事物认知方面仍旧停留在具体表象层面,但其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却达到了较高水平。为了有效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尤其是关注到学生当前身心发展情况,用合理手段满足学生需求。本文认为,满足这一需求的最彻底手段就是革新当前“满堂灌”教学模式,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改变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借助课堂提问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给予学生自由话语权,允许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试错”,增强课堂提问有效性。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引导者的角色,将会更大可能的增进、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我在教学中坚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在讲授《认识自己》这一课时,旨在让学生明白认识自身的重要性,学会认识自己的途径,强化自我认识能力。我在教学开始前,借助问卷对学生现有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学生对这种“抽象认知”的学习无所适从,就有学生明确表示“想学,但太难懂了,不知道怎么学好”。鉴于这种心理发展特质,我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活动主导权交给了学生。我提出问题:“你能在纸上写下你对同桌的评价吗?”学生纷纷动笔开写,待学生写完后,我再次提出新问题:“你能在纸上写下你对自己的评价吗?”待学生写完后,我引导学生与同桌进行交换,对比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是否一致。对比后,部分结果呈现出不一致状态。这时,我引出了教学主题:认识你自己。然后运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呈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教学内容,获得了良好效果。

3.教学联系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贯通。

例如:尊老爱幼,在让学生理解这种美德之前,首先应当让他们认识到尊老爱幼的必要性,可以从人的出生到衰老说起,母亲在怀孕期间承受的痛苦和不便,在婴幼儿阶段,每个人都曾受到来自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照。每个人都有年老体衰的一天,我们今天的尊老,也是日后被别人尊敬的前提。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完全是当小公主小皇帝一般宠爱,所以这种教育很有必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对公交车上文明礼让情况的调查,商场超市等场所按序排队情况的调查,可以采访相关的管理人员,如果所有人都不按秩序排队,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多大的不便。

教师应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生活化,把生活带入教学,用教学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这就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的所有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源,使学生摆脱从书本到书本,从知识到知识的状态。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广泛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致力于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也不例外。在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而恰当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上仅为笔者个人的粗浅看法与见解,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教,以促进笔者自身教学经验的丰富,进而切实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教学目标的落实。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