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探析

2019-11-27 11:54王基铭
名师在线 2019年15期
关键词:轴对称导学数学

王基铭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二中学,福建南平 353400)

引言

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法,利用问题设计、问题投放、问题应用、问题训练等环节,对课堂进行全面导学实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感知机会,以提升数学学习效率,使学生养成学科核心素养。利用问题展开课堂互动是最常见的教法运用,能否获得预想效果,关键要看教师如何设计、如何使用。教师应提升问题的趣味性、启迪性、导向性,做出更多创新探索。

一、厘清问题设计思路,启动课堂导学程序

利用数学问题引导教学,是教师最熟悉的教法运用。在问题设计时,教师需要厘清设计思路,利用问题展开导学操作[1]。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整合信息资源,找到问题设计的起点。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学力基础有一定把握,针对不同学生展开问题设计,体现问题的梯度性,提升问题覆盖面。再次,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需要对表述语言和呈现方式进行创新探索,以提升问题的激发效果。最后,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学导学问题都是由教师主持设计的,如果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部分学生参与问题设计,那么其调度效果会更为显著。

教师启动问题导学程序时,需要对问题进行筛选和整合,以提升教学针对性。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之初,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种图片信息,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并提出问题:你从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你还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这些图形有什么共性特征?有人用全等形来描述这些图形,你认为这个词有什么含义?问题抛出后,学生根据问题引导展开观察讨论,自然进入问题核心,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系统学习的认知。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不断利用问题进行调度,让学生展开针对性探索,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精选问题投放时机,创设课堂导学情境

完成课堂导学问题设计后,教师需要对问题投放时机进行筛选,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调度作用。课堂导入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正处于“待机”状态,此时投放导学问题,其激发效果会更为明显。在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时投放问题,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助力课堂教学,顺利实现重点、难点突破。此外,在课堂训练阶段投放问题训练内容,能够丰富学生的训练体验,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形成学科能力[2]。在课堂小结阶段,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进行教学归纳,引发学生展开进一步思考。

问题投放的时机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准确掌控教学实际,对学生思维运行进行精准判断,以便为问题投放做好铺垫。例如,学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已知角的平分线,要求学生说明所画的射线就是角平分线的理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教师进行辅助指导。学生一边画图,一边展开讨论。教师投放问题:从实际操作中,你能够总结出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吗?学生有了一定操作经验,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经过一番探究,学生大多能够梳理出问题的答案,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善学习认知。

三、优化问题应用程序,提升课堂导学效率

数学问题进入教学程序之后,教师需要对问题应用程序进行优化处理。传统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答案,问题的操作便结束了。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互动形式最为熟悉,自然也会形成审美疲劳。教师需要更新问题应用程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知。教师口头讲述数学案例形成思考问题、利用多媒体创设立体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数学材料总结问题,都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新鲜感[3]。

教师展开问题导学时,需要对问题进行筛选,也需要对问题应用程序展开优化处理。例如,教学《轴对称》相关内容时,教师针对教学重点目标“轴对称的相关概念”进行提问:你能够列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吗?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拿到问题后,快速展开学习活动,收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案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利用列表形式,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总结。教师巡视全班,对学生的操作做出指导,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问题解读。为给学生更多启迪,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互动学习,将研究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展开欣赏性评价等,使课堂学习气氛变得浓郁。

四、整合问题训练资源,塑造课堂导学品质

数学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有问题意识,为学生准备一些问题性训练内容,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训练环节。常规数学训练时,教师会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计算操作,这样的训练太过单调。如果让学生根据学习材料,进行数学推导,归纳出数学问题,或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基础,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都能为课堂训练带来更多启迪。

在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为学生准备问题性训练内容,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训练体验。例如,学习《等腰三角形》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折一折”“猜一猜”“证一证”“用一用”的学习实践活动。在课堂训练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问题设计探究:经过刚刚的操作,你对等腰三角形有了哪些全新认知呢?根据你的研究发现,可以设计怎样的思考问题呢?学生听到要自己设计学习问题,顿时兴奋起来。很多学生重新阅读相关内容,展开互动讨论,对思考问题设计思路进行探索。经过讨论,学生问题设计进展顺利,很快就有问题涌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吗?在等腰三角形中,除了腰相等,还有哪些线段相等……教师对这些问题设计给出积极评价,并集中筛选问题,确定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堂训练的内容。

结语

教师在进行导学问题设计时,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调查,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作出更多信息筛选和分析,体现问题难度的梯度性、针对性。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全面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果有需要,不妨发动学生参与问题设计行动,以提升问题适合度,形成崭新的教学引导力量。

猜你喜欢
轴对称导学数学
《轴对称》巩固练习
“轴对称”复习点睛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是小导游
欣赏图形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