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 黄小娟
经典绘本中美轮美奂的图画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目光,还能通过老师抑扬顿挫的语音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和支持幼儿多接触一些传统文化的绘本,利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延伸来让幼儿多一些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积淀,这对促进口语的发展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对促进左右脑功能的协调发展都极为有益
我国有很多很多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等。通过传统节日绘本就能让幼儿既能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又能让幼儿体验到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愉悦心情。比如:《中华传统节日(彩绘本)》是国内第一本中华传统节日彩绘本图书。其中,六个节日合为一本,正所谓“一本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每个节日均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杜绝死板的讲解,更有趣味。《中华传统节日(彩绘本)》旨在让每个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知道传统节日的来源,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通过绘本语言的形象性、直观性、简洁性等来促进幼儿、吸引幼儿增加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尝试和参与民间游戏的欲望。比如:游戏绘本《老鹰捉小鸡》是一本适合老师和小朋友共同阅读的故事绘本,妙趣横生的故事,温馨可爱的图画,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等,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本书适合师幼阅读,能伴随孩子在阅读中健康地成长,是极佳的启蒙读物。
传统文化绘本中的民族元素我们该怎么呈现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采取比较直观、形象、动态的教学形式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才能让幼儿真正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意境。比如:绘本《元宵节的故事》对于元宵节的起源进行了讲述,对于元宵节的一些民间习俗进行了描述,绘本中对舞龙灯、踩高跷、猜灯谜等传统元宵节民俗活动进行了生动的展现,如果仅单单凭借幼儿观察到的静态的画面或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或许不太容易让幼儿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的感受,也就达不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绘本语言生动、简洁而又富有童趣。比如:绘本《团圆》所讲述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过年的时候,临近过年,爸爸从很远的地方回到家里,家庭因为爸爸的到来而充满了欢乐以及温暖。不过短暂的相聚之后又是长时间的分离,家人期盼着下一次的相聚。故事中小女孩情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情感变化就是教学主线,通过让孩子体会小女孩在与父亲相聚的快乐,体会小女孩与父亲分离的思念,来告知幼儿年对于中国人相聚的意义。
《老鼠娶新娘》这个绘本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童谣更是朗朗上口,提到了我国很多的风俗,很适合大班孩子的阅读和欣赏。故事中村长女儿用抛绣球的方式选新郎,这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而小老鼠阿强娶亲更是让幼儿看得津津有味,这就激发了幼儿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为了进一步地让幼儿体会绘本中的文化,我还设计了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分别扮演老鼠、新娘与新郎,让他们重现绘本中的故事,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充分地体验到了传统文化之美,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非常兴奋以及高兴,而绘本中各个人物的情感变化也让孩子得到了体验,民间的传统文化给幼儿带来了快乐和愉悦的心情。
《荷花镇的早市》绘本每一帧画面都将江南水乡的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水乡文化的美丽透过画面传达给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温暖、纯净。幼儿会对房子能够建在水面上感到十分好奇,在教学中针对幼儿好奇,结合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进行讲解,可以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图画中的场景,接受江南文化的熏陶。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古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继承、去发扬,特别需要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引发、激发和引导。
总之,我们这些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学前教育抓起,才能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等;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重新焕发生命力,得到更好的传承。教师在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中,需要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让幼儿能够更多地去了解传统文化,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起文化自信。绘本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要加强绘本教学在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方面作用的教研,总结归纳更加有效的绘本教学方法,以实现这一教学方法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作用的更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