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中心学校 徐 友
写作文,是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体现。教作文,是教师教学素养的最佳展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三、四年级的起步阶段,习作就像没有太阳的天空一样,把学生带进一种模糊和混沌的世界,抓不着,看不清,思不明。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习作技巧呢?近年来,我一直在探寻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的作文教学方法。
我想,老师之所以觉得作文难教,学生之所以认为作文难写,是因为我们设计的教学方法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场上,是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条条框框之内,高于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成为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写作文对于10 岁左右的孩子来讲,应该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的,学生对它的理解应该是朦胧的。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为了给学生一个抓手,我把写作文比作是盖房子,因为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于是,我给学生提出了“‘盖楼式’五步习作教学法”。学生不是在写作,而是在盖楼,盖一幢“文字”楼。这样可以把学生与作文之间的距离拉近,把高不可攀的理论、大道理换成学生看得见、抓得着的东西,学生心中有了形。下面我仅结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内容,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研究学生。盖楼房首先要进行地质勘查、测量、定位、放线、打桩等。习作教学也应该在之前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积累情况以及语感,这样才能够确定先要解决什么,再去解决什么,切入点是什么。
我对学生的调查了解是从第一次习作开始的。第一篇习作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审完题目之后,由于不知道该向学生渗透些什么,我决定把这次的习作写两次,先让学生自由发挥去写,通过这次习作,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再去解决。
这一次习作反映出来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学生的思路不够清晰,不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因后果混乱地写在一起。于是,我把出现的问题整理出来,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在讲评课上进行分类指导。学生觉得若有所悟,这时候再进行二次修改,最终完成习作。
二次再写习作一时,我告诉学生,写作文就像盖房子一样,先要设计图纸,打地基,接着建造主体框架,然后是主墙面,最后在屋内装潢美化,这些步骤得一步一步地进行,在以后的习作中逐步去落实。本次习作只谈“理清思路”这一件事。
通过反复的讨论,帮助学生理清了这篇习作的思路,如:我要设立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节日定在哪一天?怎样把这个节日推广出去?人们是怎样欢度这个节日的?当我们把学生讨论出来的意见汇总之后,我看到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我的内心也涌起了一股欣慰。
学生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要写哪些内容,可以提前预设一下,可以列个小标题。长期坚持这样做,使之成为习惯,学生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
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陶先生说:“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必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我把它比作是楼房的主体框架,使学生对文章结构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便于理解。
习作二是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我把它放在教完了《泉城》这一课之后来写,因为《泉城》这篇课文是非常完整的“总—分—总”结构,而且十分清楚,是一篇很好的习作范例,我想,此时就应该让学生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尝试着写一写。一来,学生的习作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二来,通过实践,又反作用于对《泉城》这篇课文结构的深入理解,实现了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过程。也许有一部分学生还不能够完全领悟,但是一回生,二回熟,这次的经历是下次的铺垫。
楼房的框架建好之后,就要把室内外墙壁砌合完整,这样才是有模有样的一幢房子。有些学生写的作文内容干瘪,语言呆板,要写的事情表达不清楚。新课程标准中提道:“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也把“内容是否充实”作为一项考查的重要指标。可见,引导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是小学语文老师必修的一课。
习作三是写信,教学中我重点做了两件事,一是教给学生正确的书信格式,二是引导学生把正文部分的内容写具体。如何把想说的事情写具体呢?课堂上,我们就拿学生的草稿作为讨论的话题,学生轮流朗读自己的草稿,让其他学生来帮助查漏补缺,最终形成共识,可以写当时的环境场面,可以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及想法,可以写开心的事,也可以写不开心的事。
装潢能够使房子变得更漂亮,使用优美的词语,或是引用名言、诗句,能够增添文章的感情色彩,我们要像装修房子那样来装点我们的文章。
习作四是要求学生在习作时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批改了学生前三篇作文中,我发现,学生的语言总是平平淡淡的,积累的成语、名言、诗句,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习作中,而这次习作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引用一些生动的词语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因此本次词作中,我给学生增加了难度,要求学生不仅要能够使用一些象声词,还要能够恰当地用上一至两个成语或引用一句名言、诗句。看似是把任务强加给学生,其实是一种提醒、一种指向、一种引导。当学生成功地写出这篇作文时,心里会有一丝激动,下次写作文时还会这样做。
“‘盖楼式’五步习作教学法”把全册的习作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练习体系,整个的练习过程就像是在盖一座更大的楼,是教师和学生在盖楼,盖一幢“习作教学”楼。我们从基础做起,逐步攀升,每一次练习均有侧重,并且加大讲评课的力度,罗列出存在的问题,充分地反馈。教师教得清楚,学生学得明白,学生的习作水平正在有层次、有梯度的提升。
然而,习作教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这“‘盖楼式’五步习作教学法”并不能够涉及习作教学的方方面面,它所体现的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陶先生说:“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我想习作教学也是这样,教师要能够不断地从学生的习作中发现问题,然后才能够知道该教些什么。如果老师们在每一次习作中,都能够向学生渗透一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我想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快速提高,到那时,学生将不再害怕写作文,老师也将不怕教作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