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珠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江苏南通 226300)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都得到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笔者也积极展开问题导学法,用问题构筑课堂,并鼓励学生主动展开探究。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中能更深刻地探究地理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的手中转移到了学生的手中。笔者在展开问题导学的过程中,也尝试运用了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先观看和学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多媒体课件,并尝试自主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总结问题,把握住核心问题进行探究。这样能更好地提炼学生的思维节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提出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课的教学内容有很多,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翻转课堂的方法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在多媒体课件中,笔者首先给学生展示了直观的图片,展现出太阳的辐射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随后又用图表和动画的形式展示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太阳辐射如何促使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循环,太阳的结构是什么,黑子、耀斑等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在学生自主学习后,笔者还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尝试提炼思维节点。例如,有学生提出:“既然太阳的磁暴、电离层等会对地球的信号传播和磁针等造成影响,那么我们能否通过屏蔽太阳光的方式减少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呢?”还有学生提出:“如果我们能直接利用太阳能,那么就能节省很多煤和石油,这样是不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呢?”笔者总结了学生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围绕其中的主要问题展开探究。
为了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笔者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常常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悬疑性的问题,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着多种不同的方向发展,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宽广,也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让翻转课堂的学习更为有效[1]。
不少教师在展开问题导学的过程中,只注意到了问题的数量,却忽略了问题的质量。事实上,大量琐碎的问题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思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先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而后采用聚合的方式,让学生总结问题,并围绕最重要的问题展开讨论。尤其是当学生的思维产生分歧时,笔者常常把握住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展开重点探究[2]。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内力、外力作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同时让学生了解各种岩石的形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聚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学生的分歧。例如,有学生提出:“我听说红海在不断拓展,而地中海却在不断缩小,这是不是因为地壳运动呢?如果是的话,又是因为哪一种运动引起呢?”有学生提出:“那不勒斯海岸的大理石柱子有不同的升降变化,这是因为海岸变动的原因吗?这种现象为何会出现呢?”还有学生提出:“地壳运动有不同的方向,那么如果两个不同方向的运动同时作用在一个地方,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有学生认为影响会相互抵消掉,也有学生认为会相互叠加,笔者便组织学生围绕这些分歧点展开讨论,尝试重点探究,自主解决问题。
此外,笔者还常常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时,运用充分聚合的原则,让学生围绕思维的矛盾点展开探究,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解决核心问题,还能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学科整合指的是在本学科本位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学科展开教学,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法既能让学生博采众长,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课时,笔者就尝试展开学科整合,促使学生将历史、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和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了解美国国会通过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的历史背景,并思考美国国会制定了哪些策略来改变田纳西河流域的情况。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物学科,说说田纳西河流域有哪些植物和生物,其中是否有濒危生物,并探究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和改造对这些生物的生长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样的学习很巧妙地将地理和历史、生物等其他学科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并了解了流域不同部位的环保侧重点。
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懂得地理学的相关知识点,更要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这样就促使学生融会贯通,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就能避免死记硬背等学习问题,转而整合多种学科,展开活学活用的学习。
地理不仅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也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围绕生活中的热点新闻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结合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展开分析。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学会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3]。
在教学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课时,笔者尝试将课文和生活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深刻思考。结合中国2015年中共全会公报二胎政策,笔者提出问题:“有哪位同学的爸妈考虑过生二胎呢?我国曾经提出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现在国家又提出了二胎政策,这样和计划生育矛盾吗?”这个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可以在分析此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思考人口的合理容量是什么。
围绕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让原本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有趣的生活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抓住重点,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提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法能更好地呈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探究,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将问题作为核心,将探究作为课题教学的主线,将引导作为桥梁,能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到地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