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雁
(西藏拉萨市第三小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即将进入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师,此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思考良多。王情、吴玉萍专家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课标解析,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使我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有了深入立体的了解和认识,对我以后的教学推波助澜,大有裨益。
《道德与法治》是最近两年才开始使用的“新”教材,“新”之处可谓两点:一是教材的主线明晰,培养有道德,有法治观念和意识的学生;二是培养适合社会生活的人。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建设。但是纵观当今社会,我们每每总会看到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思想道德败坏等新闻。比如湖南高三学生的弑师案,曾经在社会上掀起激烈的讨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我认为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人。能辨是非,知善恶,懂羞耻的人。所以我觉得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学生“德”的培养,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和提升次之。在工作过程中,我会发现为了追求教学质量,往往重成绩轻德育;为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往往追求看得见的效果,忽视了看不见的隐形影响;为了追求成绩,家长采用成绩评价论。这些都忽视了教育的根本。
适合社会生活的人顾名思义就是能够适应社会的规则和制度,在社会的规范内进行学习和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集体、责任、公平等意识的培养对学生本身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目。
整个教材的编写结构都以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的特征为基点,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绘图、故事等形式展开。内容紧紧相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入德育的教育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自身能力的挖掘和培养。
现代教育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这么单一,面对受众群体—学生的不断变化,在这个多元社会中,人的个性的发展和展示越来越突出,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作为自我的个体性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同时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也越来越弱,这些都要求我们面对学生时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并且要注重方式和方法。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个新闻,一个小学生上课时因为不认真听课被老师批评,学生很生气,放学回到家后回到卧室捂着被子一直生气,最后被家长发现的时候已经气死了。新闻报道中提到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大人都平时宠着他,爱着他,舍不得说他一句。我看到此新闻时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学生的心理变得这么脆弱了,脆弱的像玻璃,一碰就碎。归根到底还是挫折教育。没有经历过任何的困难和挫折,事事顺心,一旦碰到别人的质疑和批评,心理承受能力为负数,无法用正确的心态和行为去处理这些挫折。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对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心态。
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和引导者,个人觉得更多的是是学生的思想认知和道德规范的培养,是关乎人心发展的工作,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知识的讲述,高成绩,优秀生的培养。现在社会出现的许多学生问题大多都是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比如校园暴力,学生对校园暴力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觉得对同学的欺辱和谩骂,殴打只是闹着玩或者只是教训,没有任何违背道德和法律发挥的地方。这些反映出来的是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或者缺失。
所以对自身的把握,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教师的首要目的是育人,培养健康完整的人格,其次是令人骄傲的学生成绩。就如同一列火车,方向很重要,方向是列车的核心,教育亦是如此。好的教育方向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终生受用。
其次是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及时地适时地调整自己面对学生的心态,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出现心理的极端状态。
最后学会对学生放手,不能事事亲为,累而无用。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自己的教育,建立职业自信感。很多时候,因为社会针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和议论,我们会对自己的职业持有怀疑态度,对教师职业极端不自信,不看好,甚至出现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这些都是对自身把握不够的表现。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从事的职业,即便负重前行,也要满怀信心,坚定自己的信念。
教育教授鲁洁说过一段话: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道德教育就是培养有德性的人,这种人乃是有理想的人,有意义生活的人,超越的人,走向世界的人。这才是是教育的真正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