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叶智勇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然而,近几年技工院校的办学空间受到挤压,优质生源严重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笔者所在学校作为一所有着45年办学历史的老牌技工院校,近年来,遵循“立足交通办教育,融入市场求发展”的办学方针,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知行并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通过德育实践,积极探索学院特有的学生品质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在校生7 000余人,年龄段在15岁~20岁。由于在初、高中学习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导致这些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学习能力等大都相对较弱,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到学校后,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思维活跃,但又不能明辨是非;既希望成才,但又没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既向往团队生活,但又不知如何与人交流;既向往美好生活,但又缺乏勤奋好学的动力等。具体表现在他们身上是自控力、心理承受力差,缺乏责任心,道德素质明显偏低等。现如今,企业用人标准已经有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还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文情怀、执着的职业精神、与人和谐相处的行为习惯、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吃苦耐劳的品德、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大胆突破的创新精神等。
品质指的是人的素质。而素质(素养)则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具体说来就是人的道德水准、内在涵养、外表形象、知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技工院校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学习基地,基于职业需求的学生品质培育属于学生素养发展的范畴。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应得到培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应该是与职业环境、岗位能力对接的,涉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岗位竞争力和职业性等;与此同时,要培养具有学院特色的品质,又应该与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相结合,形成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最新要求,又有鲜明的学校特征的学生品质培育目标。
基于职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办学实际,将我校的学生品质培养目标确定为“立德树人精技能,三讲三有三学会”,即德育与技能教育并举,在行为准则层面,强调讲规矩、讲诚信、讲奉献;在思想道德层面,强调有担当、有情怀、有信仰;在专业能力层面,强调学会专注、学会坚守、学会创新。
为了增强学生德育工作的导向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我们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的原则,把在校生统一划分为3个教育层级,再根据各阶段的德育目标,确定适合学生学情的德育内容。与此同时,建立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全员德育格局,逐步形成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的局面,保证德育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以满足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德育工作需要。
第一层级对应的是低年级段,着力打造“讲规矩、有担当、学会专注”的学生品质。
(1)教育学生遵守规矩。利用新生军训期间开展入学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的同时,按照规定开展内务卫生、日常行为的强化训练,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的管理要求。由学生工作处牵头,在每年的上学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下学期开展“卫生习惯养成月”活动,持续抓学生的日常管理,树立学生遵章守纪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担当意识。通过“班级—寝室—学生” 的联动考核,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影响集体的考核,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担当。通过在中职一、二年级开展“行为礼仪实践周”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同时,通过学生工作处牵头开展“道德讲堂”,以及各院系牵头组织主题班会活动,着力提升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意识,引导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青年。
(3)鼓励学生耐心专注。在入校新生中开展心理筛查和心理测评工作,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同时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培训工作,从心理层面培养学生专注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学年,还要强化教室、寝室7S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专注做事的能力,为以后成为优秀的工匠打下基础。
第二层级对应中年级段,着力培养“讲诚信、有情怀、学会坚守”的学生品质。
(1)教育学生诚信为人。通过德育课程和主题班会开展诚信主题教育,让学生知道构建诚信体系、实现诚信交往、践行诚信做人,对社会、集体和个人的重要性。同时为学生购买有关诚信的书籍,在晚自习开展德育学习,从不同的视角让学生明白为人处事讲诚信、守信用,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成功。开展“我承诺,我做主”“物归原主”“诚信书吧”等形式的主题活动,构建校园诚信体系,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2)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利用学生道德讲堂、主题班会等活动平台,向中年级段学生分析当前形势、展示国家建设成果、传递父母亲情等,让他们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国家发展现状,以及感受家庭温暖。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机制,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门,服务社会;鼓励学生与家长沟通,升华亲情。使学生通过活动感知社会、感受亲情,真正发自内心地爱国、爱校、爱家。
(3)教会学生懂得坚守。在学生中开展榜样示范系列活动,如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先进人物鉴赏”,给学生播放“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等先进人物视频,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辉煌,告诉学生什么叫几十年坚守成就伟大。同时,在学院内开展“青春好学子”评选活动,寻找学生身边的先进模范,用他们的行动来引导学生,珍惜在校时光,坚守自己的誓言,努力学习、成就自我。
第三层级对应高年级段,着力培育“讲奉献、有信仰、学会创新”的学生品质。
(1)倡导学生乐于奉献。倡导高年级段的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和奉献精神。在校内组织“爱心献血”主题活动,倡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
(2)树立学生崇高信仰。组织道德讲堂和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信仰、家国情怀等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时事和社会热点,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充分利用“两校”阵地,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党(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引领学生创新创业。学生毕业前一学年安排创业课程培训,系统地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同时,每学年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比赛来磨练、提升、筛选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在学院内建设学生创业孵化园,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每年甄选一批有希望的创业项目引入创业园进行培育孵化,实现学生的创业梦想。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应包括职业态度和道德品格的养成。因此,学生在学校学知识的同时,也是品质养成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学校的教育赋予学生具有鲜明学校特色,具有新时代特征,符合社会、企业需求,能让学生终身受用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