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肖锋
(浙江省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
阅读与写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该是一个有机结合体。可是,在当前的课堂上,很多教师把读与写分开进行,导致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耗时耗力却收效甚微。本文倡导读写结合,并且符合学生学习迁移规律、语文教学整体原理以及课标对于阅读与写作的要求,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读写结合选什么内容读?读后该如何写?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许多教师也在作文教学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辛苦归辛苦,作文教学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最薄弱的一环。原因何在?
我们使用的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以人文主题为主,同时会相应安排一些阅读指向的目标。至于写作,与阅读分开,内容被编排在每个主题单元后,与阅读主题相同或相似,习作的要求也很笼统概括,缺乏操作性和有效性。
在日常教学中,语文课堂总习惯于将阅读与作文分开进行。阅读教学时,没有提及作文教学;而在作文教学中也没有提到阅读教学。两者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这使得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严重脱节。特别是,大多数教师都习惯将作文教学完全放入作文课,往往忽略了小学生日常语言学习中最有价值的资源——文本。
事实上,目前教科书中的文章都经过专家的精心挑选,堪称学生语言学习的典范。它们在语言规范、写作技巧和写作风格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示例性,可以用作“样本”。每篇文章都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方法和语言。
若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欣赏感受这些“样本”中的言语形式,并迁移运用到作文中去,让学生在作文中有所依托,有所借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那是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需要进行读写结合?答案是否定的。只有选择正确的文本内容,才能促进文本语言的“增值”,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教科书中的一些文章,有些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有些句子干脆利落,显得简洁有力;有些运用了大量关联词,使句子前后意思保持连贯;还有些句子写得对称工整,读来富有节奏,朗朗上口……这些典型的句子表达都值得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关注句子表达上的特点,学习借鉴,迁移模仿。
比如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最后一段:“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细读这个句子,会发现它在表达上有其鲜明的特点。
1.句式对称工整。“默默地想”对应“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对应“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前两处短,后两处长,短短长长,既工整又不失变化,读起来充满节奏,富有诗意。如此排列,很容易使读者在脑海中产生这样的画面:有一队高高矮矮的骆驼,缓缓地在冬阳下行走。简短的句子,却给人以无尽的画面感。
2.大量叠词的运用。句子虽短,却出现“默默”“慢慢”“缓缓”三处叠词,叠词的运用,使得行文的节奏一下子放缓了不少。在这放缓的节奏中,作者对童年逝去的淡淡伤感和无奈的情感就像水一样汩汩地流淌出来,无声无息,却溢满全身。在教学这句话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特点,不仅容易理解句子的内容和情感,对于学生在遣词造句上的启示更是直观明显。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文本的段落结构不尽相同,句子之间的联系也不同。有些文本中的段落,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是学生练习写段的好素材。如《鸟的天堂》第8自然段,就是典型的总分总段式。先总写“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再从绿叶的密、绿叶的亮两方面具体写,最后总结写“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教学这样的课文,学习的重点除了要放在感悟内容上,还需让学生感知和学习运用段落的写法。
到了中高年级,在学习写段的同时,要慢慢引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写好完整又精彩的文章。教材中很多课文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如《颐和园》一文中,作者先是首尾呼应,总体写颐和园的美丽风光,接着移步换景,每段具体描写一处景物的特点,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游记类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结构上的特点,尝试模仿运用。
有些课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有很多描述方法值得学习模仿。比如《草原》的景色描写,作者老舍先是从天空慢慢写到草原,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结合起来写,在景物的选择上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方式,把草原的美景写得引人入胜。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这几处描写方法,然后结合这些方法仿写一处景物,这样学生对于描写景物的文章就知道“怎么写”了。又如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反复使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把铁路建设者在修筑铁路过程中的决心和强烈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去发现这种语言现象,然后模仿迁移这一写法,学着如何表达强烈情感。诸如此类的描写方法在教材中还有很多,且各有特色:《祖父的园子》中借物抒情的写法;《刷子李》中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桥》中大量短句表现雨的急促和情势危急的写法;等等。
读写结合的策略有很多,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引导学生去发现句子和段落在形式或方法上的特点,再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加以模仿,这种方法就是仿写。仿写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又能习得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仿写形式多样,往往以句子和段落仿写最常见。尽量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的仿写开始,再慢慢过渡到课外,最终达到灵活运用。
案例一: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这几句话读来感情色彩十分强烈。前后两个分句都出现了相同的词,而后面一个分句却增加了修饰成分,也就是增加了新的内容,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效果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品读感受、对比朗读后,学生很快明白了语言的范式,然后安排以下仿句练习:
1.听了妹妹的话,我一下子傻了:那位老妇人是一名音乐教授?那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妇人居然是一名音乐教授?
2.这是我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两题基于文本内容,第3题过渡到课外,引导学生运用句子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言语形式对言语内容的表达效果。
案例二: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第一段:
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这段话先概括写石雕,接着具体写石雕,再写看到石雕后产生的联想,段落结构清晰有序。在引导学生感受段落的写作思路后,可以设计如下仿写练习:
1.前一课《草原》的作者老舍回到北京带回了蒙古族朋友送的礼物(哈达、小蒙古包……),仿写一个片段,再现老舍在北京端详那件礼物时的情景。
2.根据这种形式仿写一个片段,写一个有故事的物品。
第1题是不脱离文本内容进行练习,第2题迁移到课外,联系生活,用文中的方法表现生活。多个层次的练习会使学生逐渐掌握这种“先概括,再具体”的段落写法。
重组就是将文本中一些词句提炼出来,用来表达其他内容。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内化文本内容,提炼句段中的内容,不断调整,不断重组,最终将文本的内容移植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案例: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郭初阳执教)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先轻声朗读,读好段落。
2.再读,关注画线的词语。
很快地这个树林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去掉画线词语,积累。
很快地 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 声,到处都是 影。 的, 的, 的, 的,有的 ,有的 ,有的 。
4.练习,仿照这种段式说说生活中的其他场景。
5.再一次背诵原来的段落。
6.小结,如何进行大场面的描写。
案例中,郭老师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这一表现形式相当明显的片段,感悟其内容,感知其形式,然后抽离某些语言材料,将生活中的场景填入。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是在教师的引领下破译了语言密码,学习了表达方法。
迁移,就是将教材中写作特色明显的方法,在不断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内化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上。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抽象地剥离语言,生硬地讲述方法;而应通过不断触摸语言,发现语言表达的规律。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内化,迁移才能有效达成。
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最大的写作特色在于萧红用园子里动植物的自由来表达童年生活的自由,融情于物。教学中,可以按以下操作分三步走:
1.感悟语言内容。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祖父在劳动时“我”的行为的句子,朗读、感受“我”的自由;接着找出描写园子里动植物的句子,朗读、交流,感受动植物的自由。
2.发现语言规律。出示描写“我”和动植物的句子,朗读、比较,使学生发现在句子表达上的相似之处,句式齐整,能从中感受到“自由”。接着辨析“物”“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物”的情感就是“我”的情感,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借助景物表达出来,景物的自由,就是“我”的自由,这种方法就叫“借景抒情”。
3.迁移实际写作。出示练笔要求,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经常选择一些课文中的典范语言材料,运用一些读写策略,并以这些策略为指引,设计一些适宜有效的读写形式,不断练习,反复练习,使得“读”与“写”真正形成互为补充的有机体,相信,学生的习作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