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产业链布局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向更高层次迈进

2019-11-27 03:06北京市政协
北京观察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产业链京津冀协同

文 北京市政协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习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要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促进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聚焦京津冀全产业链布局问题进行协商建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三地政协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

积极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建立了三地常务副省(市)长对接机制、主管部门定期会商机制;联合签署科技创新等系列协议,平台共建、联合攻关等合作持续深入;推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互认,促进科技资源在区域内合理流动。

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推进机制。一是加强协同创新谋划设计,形成了“1+3”工作机制,签署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等系列框架协议,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推动”专项资金。二是共建创新要素与资源平台,三地共同出资设立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首批753家开放实验室实现创新券互认。

着力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项目落地。三地陆续举办产业专题对接等系列活动,推动三地企业和园区加强合作。80余家北京医药企业签约落户沧州渤海生物医药园,130余个北京项目签约曹妃甸示范区。在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下,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

全力支持和推动“两翼”产业发展。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坚决支持什么,“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全面开工,签署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协议,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加强副中心“高精尖”产业项目储备,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推进;研究制定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着力优化自身产业结构。一是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二是制定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并两次修订完善。

通过对三地部分企业实地调研以及对360余万家企业进行大数据分析,我们初步研究了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表现为:

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京津冀地区实现生产总值8.5万亿元,相当于2014年的1.3倍;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1.3%,比2014年提高了7.8个百分点。

光线调节系统是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但也最容易被忽略,而光线的强弱在观察显微镜下标本时非常重要。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调光装置包括光源、集光器和光圈[3]。在观察标本时,并非光线越亮越好。如果视野范围内的光线太强太亮,会造成所观察的标本各部位的亮度低反差,导致有些结构模糊不清。如观察蛔虫卵形态结构时,若视野范围太亮,则只能观察到虫卵的大体形态,而卵壳内部结构就非常模糊。若把亮度调整至明暗适中,就可以看到清晰的蛋白质膜和新月形空隙。另外,视野光线太强还容易刺激学生眼睛造成视疲劳。

二是市场活力加速释放,新增企业产业协同发展指向明显。2013至2019年6月,京津冀三地新增企业总量为304.1万户,年均增长率18.2%。新增企业行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协同特征,即北京以研发设计为增量指向、天津以资本运作为增量指向、河北以生产制造为增量指向。

三是区域产业协同态势更加明显,以功能定位为导向的产业链配套框架基础基本形成。从在营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的产业分布看,京津冀地区初步形成了北京以研发设计和应用服务、天津以市场流通和资本运作、河北以制造和市场流通为主的产业链配套框架基础。同时,三地企业通过跨地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优化区域布局,以产业配套、节点联合、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全产业链布局模式正加速形成。

四是协同创新分工格局日趋明朗,呈现出良好的联合创新态势。从研发投入看,北京偏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环节,津冀偏重试验发展环节;从专利成果看,北京侧重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津冀更侧重应用环节的创新。三地联合创新态势明显,2014至2018年三地联合专利申请数量始终保持在4000件左右,授权量保持在3000件左右。

主要问题表现为: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林抚生代表北京市政协发言

顶层设计不足,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一是区域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基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分工规划,三地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具有趋同性、产业上下游配套和互补性差。二是区域承接平台相对较多,但既有产业园区间和企业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与合作。三是中小企业在补齐产业链短板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产业链活力和弹性不足。四是跨区域产业协同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产业链碎片化现象明显,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深度不够。一是三地产业存在“断层”现象,部分领域产业链断链、缺链现象明显。抽样调查显示,北京市企业重要产品关键零部件在京津冀地区“零配套”比例高达28%。二是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已形成的产业链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上下游融合难度大。三是缺乏制造业体系支撑,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不足,科技成果难以就近落地转化。2018年北京市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比重仅为7.5%。

区域全产业链布局的政策体系不完善。一是政策衔接不够,比如跨区域设立的子公司面临资质标准无法互认,异地分公司经济指标无法属地入统等。二是产业配套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津冀地区还存在着专业技术人才供给、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不足等问题。三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河北与京津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以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健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为重点,强弱项、补短板,持续用力,不断增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因此建议: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产业协同发展合力。要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规划、指导作用,坚持在更高层面谋划京津冀产业发展,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首先是建议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牵头,联合三地编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三地产业定位和区域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各环节分工。在此基础上,由三地分别制定专项行动计划,细化产业发展路线图。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三地政府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通报协同重点任务进展情况,推动相关任务落实。

第二,推动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和延链。聚焦区域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强链、补链和延链工作。应三地联合设立产业协同发展引导基金,依托三地重点园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快培育区域龙头企业和配套产业链,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要重点在京津塘、京保石发展轴沿线,以及雄安新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周边地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类似珠三角东莞和长三角苏州的制造业聚集区,强化区域制造业体系支撑。三是加强重点产业链三地联合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落地,补齐产业链短板。

第三,加强政策衔接,健全产业协同发展的市场化机制。探索跨区域法规、政策、规划衔接,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合理有序流动。争取国家支持,在京津冀地区探索异地分公司经济指标属地入统试点。探索建立京津冀跨区域企业资质标准互认制度。通过共建园区等方式,推动三地优势产业政策在区域内相互延伸覆盖。创新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开展特别合作区建设试点。支持行业商(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搭建服务平台,为市场主体开展产业高效对接提供便利条件。健全京津冀区域要素流动机制,推动区域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实现区域产业信息共享。

第四,深化区域协同创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挥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把京津冀打造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动态把握产业机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开展协同创新,构建北京主要在研发设计和应用软件、天津主要在终端制造、河北主要在关键零部件配套生产的产业链分工和技术创新格局。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区域内转化,加强技术联合攻关,助推河北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北京科技资源向津冀辐射,支持“中关村”等优势科技园区面向津冀移植其模式和品牌,鼓励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龙头企业在津冀建立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或科技中试中心。

第五,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夯实区域产业链布局基础。以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产业基础设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等为重点,全面优化提升区域整体营商环境。鼓励和引导京津优势公共服务资源通过合作共建、委托管理等方式,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河北延伸,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加强政策对接,推动符合标准的北京外迁企业人员既可以选择保留“北京身份”,也可以在迁入地无障碍享受当地公共服务。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三地联合制定改善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共同营造区域营商环境高地,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活得好。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委的悉心指导和有力支持下,在京津冀三地的共同努力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成为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猜你喜欢
产业链京津冀协同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京津冀(雄安)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研讨会召开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京津冀协同发展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