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货到付款”涉案1200万元

2019-11-26 05:52
中国防伪报道 2019年9期
关键词:郑某刘某受害人

“货到付款,99元。”当快递员把这样一份寄件地址、姓名、联系方式全部吻合的包裹递到你面前时,你会怎么做?

近期,江苏南京警方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以“货到付款”方式实施精准诈骗,涉案金额高达1200万元的诈骗案件。落网的13名嫌疑人中,有6人是一家快遞公司的员工。

六旬大妈很较真 掀开骗局内幕

7月23日一大早,市民刘大妈气鼓鼓地来到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汉中门派出所报警。原来前一天她去买菜时,女儿替她签收了一份99元的货到付款快递。“我闺女看姓名、住址、电话全是对的,就把钱付了。可我最近根本没有网购。打开一看是个太阳能壁灯,最多值十几块钱,这不明摆着被骗了吗?”刘大妈说。

她按照快递单上的寄件方电话拨打过去,始终没有人接听,更别提退货退款了。“家里人都劝我算了,不到100块钱的事,自认倒霉吧。可我想了一夜也想不通,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个人信息的?是不是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也上当受骗了?99块钱并不多,可如果大家都不报警,这些骗子不就没人管了吗?”

精准的个人信息、小额诈骗普遍撒网、货值不对等的商品……这些网络犯罪的特征化标签引起了警方重视。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抽调精干警力,会同鼓楼分局组成专案组,开展案件侦破工作。民警根据快递单上的寄件地址奔赴河南省郑州市展开调查。

“犯罪嫌疑人对受害人心理拿捏得非常精准,一张快递单上就隐藏了三重障眼法,也精准地戳中了当下消费者维权的难点。”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驻鼓楼区大队大队长介绍。

移花接木的第一重障眼法——邮寄者姓名是虚构的,因为受害人根本无从查证一个名字的真伪,但“留下姓名”是一种强调“真实性”的心理暗示。

兵不厌诈的第二重障眼法——邮寄者电话看上去是固定电话,实际上是移动通讯终端,即早些年广泛使用、如今已被淘汰的“小灵通”。受害人在拨打这个电话时,基本都是无人接听。办案民警表示,如果是空号,受害人会认为自己被骗,从而选择拒签或报警,所以骗子会留一个电话号码。另外,嫌疑人如果遇到同一个号码一天之中反复拨打时,才会接通电话。嫌疑人为安抚受害人情绪,便会以发错货、可退货等各种托词实施缓兵之计。

声东击西的第三重障眼法——地址有问题。根据专案组的调查,嫌疑人在快递单上所留的地址是一个科技产业园,而嫌疑人的真实地址在这个产业园旁边。

快递员工泄露个人信息 形成产业链骗局

郑州某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郑某早些年一直从事电商推广业务,通过知名网络平台的推送和植入推广公司产品。“只要用户点击了我们投放的广告,无论是否购买,电商平台就会按次向我们收取广告费用,这部分支出占了公司运营的相当比重。”如何才能减少这笔支出,郑某苦心思索。一次,与长期合作而熟识的快递业务员刘某、卫某闲谈时,郑某忽然计上心头。

“你们快递公司内部系统不是能查到所有客户信息吗?你提供给我,我按照货到付款的方式广撒网,这样我能省掉广告运营的成本,你的发件量上去了,绩效工资不就涨了?赚到的钱,我年底再分你5个点。”双方一拍即合,形成了一条由郑某供货物、刘某偷数据、卫某做售后、骆某具体干活的犯罪链条。

刘某是快递业务员组长,操作公司系统驾轻就熟,他先后取得了3名营业部经理的密钥,在他们的纵容下窃取客户数据。令民警感到震惊的是,整个作案过程中,三分之二的步骤竟然都是在该快递公司完成的。

因为越做越顺手,而且发货量巨大,平均每天发货5000件,最后刘某把安装有公司内部系统的电脑搬到了郑某的办公室,直接导入会计的发货名目,生成的快递单长达上百米。骆某直接把快递公司的货车开到了郑某的仓库,雇佣10多名小工一起找货、分装、包装、贴单、扫描。卫某精准把握受害人心理,因为1000人中也许只能遇上一两个较真的,实在搪塞不过去时,他就私下与派件员协商退款。2019年6月,刘某、卫某、骆某从公司获得的与发件量挂钩的绩效工资人均5万元。

刘某窃取用户数据,快递公司难道没有任何监管和预警吗?据了解,该快递公司在全国有很多分部,每个分部的发件量都有竞争,为了在绩效排名中拔得头筹,各分部都会使出浑身解数。这也是为什么3名部门经理对刘某的犯罪行为包庇纵容的原因。该快递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行业顽疾并不是我们一家存在。但我们会引以为戒,倒逼监管整改,避免寄递行业沦陷成为网络犯罪的重灾区。”

警方提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一旦遭到泄露,就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快递企业要强化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对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加大快递营业点和公司内部人员的监管力度,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要建立完善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保密机制,提高加盟商的准入门槛,提高快递从业人员的聘用标准,定期对加盟商进行审核考察,对公司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及定期审查考核。对那些非法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人员要给予严惩,触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

猜你喜欢
郑某刘某受害人
乘客被司机“遗弃”后死亡,司机是否担责
配偶与他人同居,多久能追责
“女友”反复要红包?借钱不成杀工友
崔顺实之女不服被遣返判决
迟到罚款撞领导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问责乏力冤案变悬案?
赠与存折未告知密码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