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红涛 王俊鹏
摘 要:在阎良区两所农村高中抽取了被试325名学生,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每一位被试进行施测。该量表由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共10个因子组成。研究发现,SCL—90样本平均得分为1.90分,标准差0.48。各因子得分中强迫症状最高,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焦虑、其它、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恐惧。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了解某一区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随测量时间、地点、年级等的不同而随时变化,测量时主试的语言、表情,教室的气氛,学生当时的情绪等都是影响测量结果的无关变量。所以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长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分析。本次选取两个学校的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析。
一、目的
查明阎良地区高中学生的主要心理症结;比较阎良地区高中学生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比较阎良地区高中优秀学生、良好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比较文理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差异。
二、方法
(一)被试
阎良地区两所农村高中抽取了被试325名学生,共有被试325名学生,其中男生143名,女生182名;文史类122名,理工类203名;优秀学生121名,良好学生95人,普通学生109名。
(二)材料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每一位被试进行施测。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10个因子组成,总共90个项目。计分是由90个项目的总分加在一起除以90算出最后得分。按照粗略的记分方法,2分以下,表示心理健康总体上是良好的;2—2.9分,表示心理健康存在轻度问题;3—3.9分表示心理健康存在中度问题;4—4.9分表示心理健康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5分表示心理健康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各分量表的计分方法是由该因子的总分除以该因子的项目数,粗略的计分评价标准和上面一样。
(三)程序
1.以班级为单位向每位被试发放一份“SCL-90”,并让其将班级、姓名(可不填)、是否独生子女、家中排行、性别、年龄写上,但是暂不要做题。
2.以班为单位,向每位被试说明指导语:现在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拿到了一张“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4页。请大家注意,作答前应认真、仔细的阅读每一道题目,因为姓名可不填写,所以大家不要有什么后顾之忧,应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认真填写,每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应尽快回答,不必过多思考,也不能商量和偷看,一会儿,如果你做完较早,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不能说话(强调一遍)。
3.测验完毕,收回答卷。
4.问卷回收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对所有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分析,并得出研究結果。
在调查研究中,为了提高调查信度,对于无关变量的控制采取了一些措施。一个是选择的班级都很有代表性,同时选取的样本容量也很大,占到高二总人数的35.45%,此外主要是通过指导语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三、结果
根据研究发现,阎良地区农村高中学生SCL-90样本平均得分为1.90分,标准差0.48。各因子得分中强迫症状最高,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焦虑、其它、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恐惧。具体数据见表1。
表1表明了总量表的样本平均数与标准差,以及各因子的平均分与标准差。从此表中可以看出,阎良地区农村高中学生的主要心理症结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焦虑(此量表是我国心理工作者经过不断的研究和修改而制定的,符合我国的国情,所以其内容效度很高)。
表2表明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总分以及除躯体化以外的9个因子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女生。
表3表明理科和文科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其中理科总体好于文科。
表4表明三个层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普通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劣于优秀和良好学生。
四、分析与讨论
(一)阎良地区农村高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各因子原始分分数较高的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焦虑五个方面。男生平均分较高的因子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其它、偏执;女生平均分较高的因子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和焦虑。从全国常模来看,上述几个因子的原始分也同样较高,所以单看原始分数的因子分数意义不大。但同时在和全国常模比较的下,阎良地区农村两所学校各个因子平均分都要高于全国,这说明,该地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国内有学者通过SCL-90研究过城市与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发现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农村学生。而此次调查农村学生居多,这可能是高于全国常模的一个原因。
此次调查两所学校寄宿制学生居多,学生长期生活学习的环境主要限制在学校这个圈子里面,这也造成部分学生一些压力难以及时释放,导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下滑。
两所样本学校管理制度的严格,促成了很多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成绩的提升,但也给学生造成了相对更多的压力。
(二)阎良地区农村高中学生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阎良地区农村高中学生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女生,除躯体化因子之外,其它九个因子都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
高中阶段,男生在校内的课外活动与爱好要远远比女生丰富,这会导致男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可以通过一些体育活动与爱好发泄和转移。在整个青春期,女孩比男孩更为不满自己的生理状况,她们的身体映象更为消极。对自己身体所产生的不满会造成女孩对自我的不满,使自己的自尊降低,更容易感到抑郁。对自己身体越是不满就越是在意,从而使得她们在生理适应性方面弱于男生。已有研究表明,学业成绩与身体自我呈负相关,且有消极的预测效果,由于她们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体,在追求满意身体方面花费太多的精力,从而对她们的学习适应产生消极的影响。生理上的不满造成学习适应不良,从而使这个年龄的女生比男生产生了更多的不良情绪体验,导致了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
(三)阎良地区农村高中学生文理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本研究表明,阎良地区农村高中学生理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文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关键和文科学生女生占有很大比例有很大关系。
(四)阎良地区农村高中学生成绩优秀、良好和普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优秀与良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普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在笔者以往的研究中也发现过此种情况。追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更能在学习当中获得一种被尊重和自我实现,对学生的健康的心理有一种促成作用;普通学生内心深处也有获得优异成绩的强烈愿望,他们也常常因为意志力的薄弱和优异成绩的渴望而陷入矛盾境地,也导致了自身心理压力的加重。
(五)关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讨论
中学生的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大多源于对环境的不适,这种环境是来自于家庭,二是来自于学校,所以要解除中学生这些心理疾病就必须:
第一,重视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已越来越激烈。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面临竞争,这就必然会有失败和挫折。因此,在多给孩子爱的同时,也要锻炼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锻炼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失败,如何适应各种变化着的环境。学校可以利用讲座、讨论、谈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各种困难预测以及如何处理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教育,使学生有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免发生个案等类似情况的发生。
第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有助于消除他们的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干扰,有助于避免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些家长和教师,为了让孩子惧怕自己的权威,制造紧张压抑的环境,或是过度地关心、溺爱,这都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建立,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