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广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为了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结合实例,通过说理式、对话式、应用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通过说理、对话、应用的方式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教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教学研究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这门课程人们或多或少存在着认识误区。《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学生生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及法治素养为教学的根本,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品质。有了这样的认识,在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时,也就有了更好的抓手,下面分三点阐述笔者的思考。
一、寻找实例,建构“说理式”教学策略
说教与说理只是一字之差,但实质完全不同,前者侧重于认识的灌输,而后者寻求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与观点的认同。由于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容易变为“说理式”的授课形式,模式僵化、单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学方式亟待优化。其中首要的策略,就是建构“说理式”教学策略。
以“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这明显是一个面向初中学生的成长实际而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说理式的教学策略运用,让学生形成相关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实际,围绕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思维发展,就思维的独立性、批判精神等话题与学生进行了讨论。为了让讨论的题材更具有真实感,笔者从所教班级学生中选取了具体的例子:
同学张明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强调自己作为一个长大的学生,应当具有独立思想,具有批判精神。因此,在面对教师或者父母的教导时,要敢于跟对方争论,要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因此,父母和家长必须要尊重自己的想法,不要干预自己的想法。
围绕这个例子,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并交流,不出笔者意料的是,当强调学生必须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这个例子中的大部分观点是认同的,而他们提出的理由与事例中的张明例子是一样的(当然也有其他一些想法)。于是笔者就组织学生对事例中的观点及依据进行思考,思考的焦点主要围绕: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否应当具有独立思想与批判精神?这个问题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其后就是独立思想与批判精神应当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得比较激烈,尤其是在对教师或父母的态度上,观点比较多元。有赞成父母和教师充分尊重自己的,也有认为绝大多数时候都应该尊重自己的。
笔者就让学生举出具体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初中生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然后通过对学生的例子进行分析、说理:手机的功能是什么?对初中学生而言,手机可能带来什么?在对手机产生需要时,是否认识到其可能带来的不足甚至是危害?笔者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并择机跟学生说明其中的道理。如初中阶段是身体与精神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并不绝对需要手机,相反如果产生依赖性,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成长。最终确认了一个观点就是:“敢于”与师长、父母争论并不是真正独立思想与批判精神的体现,站在成长的高度认识独立思想与批判精神,才能让自己看事情的视角更全面,得出的结论也会更合理。实践证明,通过说理式策略的运用,学生也就升华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认识。
二、对话实例,运用“对话式”教学策略
要让学生接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观点,要让学生生成核心素养,除了基于具体的实例进行说理之外,有时候引导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积极对话,让正确的观点在对话中生成,这样的策略可以称之为“对话式”教学策略。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道德与法治》教材,以栏目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暗含“生活经验—直面矛盾—道德成长—行动落实”的教学逻辑。利用教材栏目,基于教材编写逻辑,鼓励学生与自身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因地制宜地开展对话教学,努力促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具开放性,引领学生实现道德成长。
显然,对话式教学策略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初中学生而言,其实有两个层面的对话各有优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例具体运用。
师生层面的“对话式”教学策略运用。这一策略通常运用在学生不太熟悉的学习内容上,如在学习“公民的权利”相关知识时,笔者结合2018年的宪法修正例子,向学生介绍2018年3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人大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高票通过时的情形(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用视频播出),然后跟学生之间展开对话。对话围绕这样的几个问题展开:一是为什么要修改宪法?二是宪法修改的内容与意义有哪些?选择一些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对于这些话题,学生实际上拥有的经验并不多,因此教师在引导对话时,更多的要基于逻辑来进行推理。实际上就是学生基于逻辑形成的学习需要,从而引导课堂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这也恰恰是与本课的主题“保障公民权利”是相通的。
生生层面的“对话式”教学策略运用。生生对话通常发生在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比较熟悉的时候,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就熟悉的话题但所占有的知识且有所不同的理解进行交换、交流,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例如,在“悄悄变化的我”这一话题的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对话范围集中在小组之内,笔者的主要任务是倾听并结合教学目标作出判断,以在其后的评价中借机引导。其中搜集到的一段对话是:生1:“老师让我们讨论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我还真的觉得自己的心理常常是矛盾的。你们有吗?”生2:“有,我觉得我很多时候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但我内心当时又知道当时是应当听他们的话的。”生3:“我也是,有时候就是喜欢跟父母对着干,好像这个时候有点心理快感似的。”生1:“我跟你们一样,上次为周末作业没有做的事,我感觉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生4:“你们说这样是正常还是不正常?”注意分析学生的这段对话,学生不但说出了青春期自己的矛盾,同时还关注了这样的心理是否正常的问题。实际上笔者后来在引导时,并没有在“正常与否”上给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基于青春期学生的成长特点,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判断,从而对后面的学习生活形成指导意义。
三、解释实例,形成“应用式”教学策略
应用式策略是传统教学中运用比较多的策略。一个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课教“活”了。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性、时代性、逻辑性较强,相对其他课程来说比较枯燥单调,不少学生兴趣不浓,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能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那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是抽象机械的,而是生动活泼的,可以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中。
关于这一点,笔者想强调的只有一点,那就是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应用,不能生硬地与生活强扯在一起,而應当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当他们对某个知识兴趣较浓时,教师不妨调整教学预设,让学生充分展开思考,尤其是所学知识与他们自己生活关系的思考。这样基于他们自己需要的知识应用,往往可以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也让“应用式”教学策略变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普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7):102-103.
[2]葛敏明.用好教材“脚手架”增强课堂对话性——基于《道德与法治》教材栏目的对话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6).
[3]刘瑛.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J].师道:教研,2017(5):41-41.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