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淑娟
(河北省迁安市马兰庄镇中心完全小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课程改革与高效教学一直是落实新教育理念的两大切入点。课程改革主要是围绕教材来实现的,教材无非就是统配的教科书,除此之外就是教师自己的校本教材。我们要深度挖掘这些课程内涵,让教材上的全部课程信息都得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利用。数学课标反复强调:加强数学课程改革目的是让教材更具有可创新和发展的优势,尽量多设置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知识,注重发展学生们的数学生活认知意识,确保学生的数学素养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让新课改目标尽快落地,改变传统“讲一讲、练一练、考一考”的教学形式,创新使用数学课本和校本教材,指引学生学会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助力学生的数学感知,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奠基。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当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图片资源,将数学知识体现在图片中,既做到增趣聚力,又简化了知识理解的难度。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图片,让数学远离抽象的定义范围,将数学通俗易懂的传递给小学生。比如,讲冀教版小学数学《厘米、分米、米》章节时,这部分教学的重点是使小学生了解长度这个单位是如何形成的,了解长度这个单位的具体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知。因此数学教师让学生打开教材,认真观看教材配图,并且按照图片进行模拟,让小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分别准备一根毛笔和一支粉笔,自己想办法比下那个长,并猜想这根毛笔的长度是粉笔的几倍?接下来让同桌成员合作思考与探索,选出多种办法测量自己书桌最长一侧的长度。有的小学生用铅笔量,有的小学生用文具盒量,还有的小学生用手拃量。学生们表现出很强的探索劲头,数学课堂充满了浓浓的学情。
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拓展模块十分重要,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能够有效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发散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一模块强调了对所学新知识的实践应用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自我开发,从而实现所学为所用之教学目标。比如,讲冀教版小学数学《升和毫升》的内容时,这些知识是数学的基础点,也是学生的易出错的地方,需要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让小学生清晰的体会1L与1ml的意义。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拓展模块,带领小学生进行课堂小实验,活跃数学讨论氛围,拓宽课堂内容。教师拿出两个量筒,一个是100ml,一个是1000ml,让小学生猜一猜几次才能够倒满1000ml的量筒。数学教师进行演示,将100ml的水倒进1000ml的量筒中,让小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教师继续往1000ml量筒中倒水,最终小学生会发现,第十次倒水后量筒满了。至时,教师同学生们一起总结知识点。
数学教材与生活的衔接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教育思维的发展趋势。数学教师应专注于研究生活数学情境的构建,向小学生渗透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好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到的数学获得很好的印证与实践探知。比如,讲数学《方向与路线》这块内容时,学好这些知识能够让小学生快速准确的辨别方向。教学时,数学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幅火车站的示意图,在图中有不同的街道和建筑物。教师提出了有关本话题的几个问题,使小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然后数学教师带领小学生到学校的“景园”,让小学生辨别自己的家或者是学校门口在“景园”的哪个方向,引导学生能说请每天上学的路线。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都愿意接受,能够集全部精力于课堂之上进行知识学习,养成良好的数学获得性学习习惯。
数学教师还可以发挥个人的数学智慧潜力,组编数学校本课程,从生活数学入手搜寻资源并让课程最终回到生活,归类整理数学知识体系,尤其是对专题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更要有详实的配套的应用方案,综合高效搞好数学教学。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小学数学组创编了一本《趣味数学》的校本教材,里面涵盖了多方面的数学知识,包括行程与工程问题、几何与角度问题、利润与小数等专题问题。通过校本教材给小学生提供自我优化的机会,也使不同水平的小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数学教师在讲解校本教材的时候会注重因材施教和因生施教,让小学生发挥数学思考力和行为创造力去解决数学问题。同时,数学教师呈现数学知识的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用一定的生活情境去表述,充满生活气息,整节课小学生都很活跃,完全沉浸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氛围中。
综上所述,数学教材不仅系统的展示了各类知识点,还锻炼了小学生的运算速度和数学化思维水平。小学数学教师最应该做到的是落实“学生为本”的课堂原则,优化数学课堂各环节关系,不断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教学资源,结合实际编写校本教材,给小学生带来全更新颖、更具数学魅力的学习体验,强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把数学学透、学活,把数学用好、用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