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专题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2019-11-26 19:10:24黄珠红
读与写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泥沙河流新课标

黄珠红

(福建省闽清一中 福建 闽清 350800)

1.地理综合思维与微专题的基本内涵

地理综合思维即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1]。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具备地理综合思维,就是指学习者在理解地理概念、阐明地理特征、探究地理规律、剖析地理成因等思维活动中,能够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各部分联结成整体,从而进行多维度、多层面地总结、凝练,并且运用科学的地理语言表达出来。这一基本内涵决定了地理综合思维并非片面、单一、静态的碎片化知识容器,应是多维度的多样化的高阶思维过程。综合是地理学的立足点,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学将地表各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从要素综合、区域综合、时空综合[2]等方面提升综合思维品质。

微专题,即根据教学实际,结合生情,选取个别高频考点组织实施的小型的、完整的微型复习专题。它主要以主干知识的一个中心词作为节点,摒弃“宽而浅”的知识堆砌,追求“深且窄”解构体系透彻剖析,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微专题自带小而精、快而整的特质,小即内容专,容量小;精即设计巧,分析透;快即环节少,效率高;整即拓体系,重联系。

外力作用是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再现率高的考点,笔者以微专题“风沙地貌”为例,探寻高三地理复习课综合思维落地的途径。

2.基于“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微专题教学

2.1 河口陆沙下海——堆积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考查地理要素时空的综合分析:2016全国新课标1卷第8题: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该题探究海岸线远离贝壳堤的过程,主要是由于海水的堆积作用造成的。第9题: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多条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海口的变动及携带泥沙情况,主要考查了河流泥沙的沉积作用对海岸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深度剖析: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作用下,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实现对地表形态的雕刻,在特定区域中,外力诸要素具有多样性、关联性、层次性、动态性等特点,通过多样组合,地理事象不断演变形成统一整体,教学中应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引导学生厘清地理事象发展变化规律、趋势,帮助学生形成动态思维,开辟地理综合思维培育的新视角,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和动态思维的生成。

2.2 河沙、湖沙上岸——从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形成:2014全国新课标1卷第36题(节选)(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参考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深度剖析:(1)“沙从何地来”——就地起沙,错那湖东北部多条入湖河流,泥沙沉积提供沙源。冬春季河湖处于枯水期,河滩泥沙裸露,回答的是物质基础。(2)“沙因何而来”——问的是动力条件,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的综合性,从风源地、地表植被、周边特定环境等方面作答。其思维过程可以归纳为:沙源地——携带、搬运——沉积——形成沙地。风沙活动类问题思路有如下共性:物质条件——荒漠、河口三角洲、河滩、湖畔提供沙源。动力条件——风源(冬春季节,近大风源地);摩擦力小(下垫面为水面或少有植被);狭管效应。以上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呈现一个多层次、发散性的图示结构。思维导图的运用,增强思维的完整性、条理性、敏锐性,助力综合思维的培养。

受惯性思维影响,不少学生错误的认为,“风沙地貌”应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与沙漠景观相伴生。事实上,风沙地貌也可以形成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一些教辅材料也归纳为:风力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显著,而流水作用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更常见,殊不知这是一般的普遍性规律,而高考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呈现在问题认知中存在冲突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如2013全国新课标2卷第36题(节选)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本题与2014全国新课标1卷第36题错那湖一题,是同一命题思路,抓住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这些本质,运用简洁的思维,实现原理的迁移、推证,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做到胸有成竹、轻松应对。

3.结语

微专题通过小切口、广拓展、深联系,实现有效思维建模,为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精细化教学设计铺路,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打造高效课堂,复习路径体现学科能力与素养持续进阶,更好的顺应当今高考的要求。

猜你喜欢
泥沙河流新课标
泥沙做的父亲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疆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处理措施
河流
小太阳画报(2019年4期)2019-06-11 10:29:48
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流放自己的河流
散文诗(2018年20期)2018-05-06 08:03:44
当河流遇见海
泥沙灭火
儿童绘本(2015年2期)2015-05-25 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