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细节反思 助推地理教学

2019-11-26 19:10:24常化倩
读与写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考纲真题建构

常化倩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 广东 四会 526200)

教学实践中常反思,会反思是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作为老师,应让教学反思成为自觉行为,成为教学常态和教学习惯,成为促进自己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助力器。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但要深入认识反思的重要意义,更要学会反思,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反思的主要途径有:自我课后反思,听课对照反思,听取评课意见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手段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效果评价等等。反思一定要上升到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层面,才能寻找实践操作的理论支撑和依据,才能知得失,明对错,获真知,增才干,从而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一句话,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下面以一节听课,略谈反思的做法和体会。

曾听了一高三老师上了一节复习课,课题是“工业的区位选择”。从她的课堂复习设计来看,课堂分为考纲解读—知识梳理—真题解答—总结归纳4个环节,整个课堂依这程序不断推进,后由于时间所限,最后的总结归纳无法完成,草草了事。教学过程中使用了PPT辅助教学,看得出这是第一轮复习课。整堂课的课型结构具有大众性、普适性,课堂教学中有师生的互动,也使用了幻灯片辅助教学,但复习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细节的落实不到位。老师的点拨、引导和诊断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1.考纲解读粗浅,复习导向不明确

老师仅是把考纲用PPT呈现出来,照文字读一遍,然后一句话带说近三年高考此考点考查情况和考查题型,就别无其它了。这样解读考纲未免太粗疏了。我们知道,考纲是命题的依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复习课,老师不引导学生对考纲作全面、深入的分析,就意味着复习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复习中,老师如果先呈现近几年来此考点的真题,让学生感知该考点的考查方式和要求,然后再引导学生在分析考题的基础上引出考纲,这样,才能对考纲剖析深入细致,准确到位。

2.知识梳理不明,学情掌握不准确

听得出老师是布置学生课后自行进行知识梳理的,并且也提出了梳理的内容:⑴什么是工业?⑵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⑶工业的区位因素变化情况怎样?⑷环境保护与工业区位的关系怎样?课堂上,老师只是问了一下学生有没有自己梳理知识,就进行下一环节。这样操作未免太草率了。对于知识梳理,强调学生自主建构,方向是没错的,但老师一定要点拨有效的建构方法,要检查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情况,否则,就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如果学生根本没有进行知识梳理,或者知识梳理不全,不细,不合理,就进行下一环节的推进,这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常见有效的知识建构方法有:章节钩连法,课题设问法,框题联系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抓住地理核心思想方法,即在人地协调观的统领下,运用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思维,进行区域认知。科学、合理的工业区位选择,一定是三效益统一原则下的自然和人为选择。学生建构全面、系统、动态的知识体系后,可与老师的建构对比,与辅导资料建构的对比,通过对比,找差异,析原因,成体系。同时运用诊断法,如易混淆的概念,易忽略的重难点,易错的思维盲点,去抽查学生,通过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纠错释疑。

3.真题解答重结论,老师点拨太粗浅

复习过程中,当走过了知识梳理这一环,就进入了真题解答流程。老师用PPT呈现了两道高考题,一道选择题,一道综合题。选择题是2016年全国高考题有关“佛山陶瓷业的发展”材料题;综合题是一道有关“沙特磷酸盐工业中心形成的优势条件”分析题。示题后,老师仅要求学生独自审题,组答案,然后请学生回答。学生的答案有很多,而且学生对同伴的答案有质疑,有辨析,有纠错,可老师对此不置评论,仅是呈现所谓的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去参对。这样走过程,重结论,轻引导的做法,无疑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真题解答或者真题训练,首先主张用纸质印刷题目给学生做,因为幻灯片呈现不利于学生阅读,费时过多;其次在学生独自思考时,老师不要过多言语去影响学生,那怕提示语言也不要掺和;第三让学生呈现答案时,可以让不同的答案全部展示出来。等学生分享完答案后,老师才引导学生分析答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条理性。在分析过程中,不但要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而且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和提出补救的措施。其实,很多学生看了答案,压根儿就没搞懂。“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频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这一句话包涵3要素:地理位置优越,市场距离近,交通方便;“磷酸盐矿产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这句话答案包涵的信息:资源条件好(储量、质量、埋藏条件);“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这句话主要是从工业生产所需“能源”条件来分析;最后一句“资金雄厚”,这条件是基于沙特是产油和出口油气大国而来的。通过对答案进行分析、解读,可以得到启发,要素综合分析可避答案要点缺失,区域特征认知可助答案准确。在复习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调用知识分析、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4.总结反思不深刻,老师越权主导太多

解题过后,需要总结反思,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不能代替,思维也不能代替。然而,上课老师在处理这一环时,直接呈现所谓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参考。这样做是不妥的。这不是总结,更不是反思。总结、反思的主动权应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反思,了解自己知识的盲点,技能的缺失,思维的芥蒂,进而重构知识,查漏补缺,厘清知识间关系,掌握核心考点,整理自己的思路,反思自己的做题过程和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反思做到位。老师的作用主要还是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方法引导和思维点拨。老师可以提供思维导图,但要在学生先行构建的基础上交给他们,让他们在对照中发现差距,寻找思路,深入总结。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备考效率才能提升。作为老师,你要知道,一个不去反思、总结,不会反思、总结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是很难提高的。你不放权,你的学生永远只能等、靠、要,没有了老师,他们不知所为。这是备考最可怕的。

总之,反思是一个老师专业成长必备的利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但学习不是移植,不是套用,而是通过反思,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进而增长见识,提升能力。一个老师,只有学会反思,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考纲真题建构
玩转高考真题——比较大小问题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
玩转高考真题——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式篇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篇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