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代芳
(四川省犍为县九井小学 四川 犍为 614400)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每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进步发展。小学数学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当中,开始加强了对分层教学的应用,但是实际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十分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是分层教学的开展很多时候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对学生的真实性引导,使得整个课堂的教育效率难以将本质发挥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分层教学以其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逐渐为教育领域所重视,分层教学法是以学生数学能力分层为基础,实现教学目标分层与教学形式分层,通过反馈分层对教学过程形成闭环。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将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每个层次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力都是不同的,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进行教学。
1.1 有助于数学教师专业的发展。在小学阶段,数学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入分层教学,是对自身教学水平有效提升的一种方式,并且能够有效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融入分层教学,要求老师需要具备更优质的专业水平,老师应该将过去陈旧的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的转变,建设新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教学观念的革新,有针对性地挑选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给学生建立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确保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知识上的满足,体会到学习的成就与激动。
1.2 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分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态,帮助教师制订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案,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节约教学资源、提升学生成绩。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发展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而不是强塞给学生知识,逼迫学生接受。分层教学就是这样,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层次教学,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步。
2.1 教学目标的分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学生学习目标的树立有很大的联系,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自身角度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建立中,教师首先应通过课堂教学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对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天性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才能为教学目标的建立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分层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分层教学的实际效果。若是分层教学目标的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学生就很难有效培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学效果也就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2.2 教学设计分层。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就要在教学设计时充分预想学生的差异性,在备课中不但要准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进行充分的考虑。要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进行差异化的设计与选择,要充分站在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问题。要坚持让“高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吃得饱”,让“中层”学生得到发展,让“低层”学生“学得会”,这样才能保证分层教学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教学时,对于“低层”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够掌握图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方法即可;要让“中层”“高层”学生不但掌握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还要引导他们对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图形形状发生改变时面积和周长如何变化进行深入探究。
2.3 教学方法分层。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层”学生既要“放手”让他们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帮扶”,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的传授,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而对于“中层”学生的学习则要以“帮扶”为主,在适当的时机“放手”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低层”学生在做好“帮扶”的同时,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也能体会到数学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还应注重运用小组学习方式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交流,能进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促进共同发展。
2.4 教学评价分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必须要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始终贯穿在学习过程中,这样就能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差异,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与熟练程度,找到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评价与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更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评价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评价应采取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評等多元主体方式进行.在评价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不能局限于一时一课的学习效果,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采用量化评价时可采用总成绩、进步分、分等级或用评语方式进行,也可以几种方式结合运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评价应重点从数学学习自信心、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情感、学习的创造性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通过自我总结来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小学数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教学有效性,还要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个体都能获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在数学课堂上都能够学有所得,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有效性提升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