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娇
(浙江省浦江县大许中心幼儿园 浙江 浦江 322200)
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园中幼儿与同伴玩耍或相处过程中因语言、看法、意图、行为表现、利益需求不同而发生的争执对立情景,以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反对意见或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作为冲突发生的标志。[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幼儿的同伴冲突不能只认为是一种损害人际交往的不利行为,同伴冲突给幼儿提供了与他人解决纠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中儿童进一步获得与同伴处理冲突与人相处的经验,这对其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同伴冲突有很多种,根据引发幼儿冲突的线索,可分为因物引起的冲突、因人引起的冲突、因事引起的冲突三类;根据幼儿应对策略的冲突表现,有攻击、求助、躲避三种。
1.1 引发幼儿冲突的线索。
(1)因物引起的冲突。因外在的利益引起分歧,主要包括幼儿间争抢玩具及其他物品以及空间环境上的争议。幼儿注意力的焦点在争夺的物品、空间本身,双方的目的是得到物品、空间的拥有权。这种类型的冲突一般都发生在游戏材料的缺乏,同一品种的游戏材料数量稀少或空间窄小的情况下。这类情况在幼儿园时最常见的,尤其是低段幼儿。
(2)因人引起的冲突。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幼儿存在的一些攻击性行为,涉及到直接的身体或言语伤害。这类冲突起因是敌意程度最强烈的一种,主要集中在中、大班。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要不然情况会非常严重的。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故意挑衅的冲突,一方幼儿会无缘由的就去攻击别的幼儿,有时是用言语,有些就是肢体动作,通常被攻击的一方较弱。二是不能区分他人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引起的冲突。如有些幼儿想要跟别的幼儿玩耍,为了引起她的注意力就拍了对方身体一下,可那个幼儿却不知道,从而引发冲突。
(3)因事引起的冲突。由于一个幼儿行为不当或行为缺失而引起另一个的反对,或是双方意见不一致而导致的彼此对立,通常是言语冲突的形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方幼儿喜欢干涉、控制他人,从而引起争端。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违反规则、纪律。主要体现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如一方没有遵守游戏规则,而这时候另一方就会反对,希望违反的那一方能够听从,这在大班表现比较明显。二是活动被干扰或中断。当幼儿专心独立在进行一项活动时,而这时另一个幼儿突然插了进来,根据自己的认识发现那个幼儿做的不好,那么他就会马上去干预正在玩的幼儿,就如在积木玩具时,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冲突就会产生。
1.2 幼儿应对策略的冲突表现。幼儿应对策略的冲突表现有三种:攻击、求助、躲避,这都与气质类型有关,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对同伴冲突的应对模式也是不同的。
2.1 受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制约。幼儿认知水平发展还不完善,做事情考虑问题大部分情况都以自我为中心,在社会认知上只知道自己的感受,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从而有些固执己见。如幼儿在争夺空间时,他只想到自己一定要在这里玩,不会考虑到别的幼儿的感受,不会去想他们是否也跟你一样想要玩等等。这是大多数幼儿都存在的问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会有所进步。
2.2 幼儿社会交往经验的欠缺。现在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幼儿过于保护,有些甚至都不让孩子出去,他们跟同伴相处的机会较少,渐渐地他们会变得孤独、苦恼、不善交往。特别是城市的幼儿,有些住在同一幢小区都很难有相处的机会,当发生冲突时,幼儿会不知道怎么解决,没有经验。而农村的孩子,他们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很多,经常会一起玩耍,当冲突发生时他们会尝试各种解决策略,交往经验丰富。
2.3 教师不合适宜的干预。现在大多数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还不成熟,而当冲突发生时都是由教师进行干预,但是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教师介入时机不对,在不该介入时介入。当幼儿发生冲突时,如两个幼儿因一个玩具而发生冲突,其中有一方已经在采取措施了,且效果还不错,这时候教师不观察突然就介入进去,不仅打断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一发生冲突就找老师。二是介入方式错误。有些教师在看到幼儿冲突时只是单纯的制止,还有些比较急躁,马上就会说:“跟你们说过多少遍了,那边还有那么多东西好玩,干嘛都争这个呢?”如果教师一直采用这样的方式,那么幼儿的同伴冲突行为根本的不到解决。
同伴冲突是幼儿日常生活经验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学习与同伴交往的一个自然历程。如何帮助幼儿对同伴冲突采取积极的解决策略,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现在幼儿园,同伴冲突发生的频率很高,但是幼儿不知道怎么解决,这对幼儿的交往是很不利的。我们不能只看到冲突表面所显示出的消极情绪,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深成次的心理发展价值,因此提高幼儿自己解决同伴冲突的策略非常重要。
3.1 培养规则意识。虽然幼儿认知水平发展还不完善,做事情考虑问题大部分情况都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明晰物品所有权和游戏的规则,有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化。
(1)物品所有权。教师要让幼儿对物品所有权建立一个意识,物品所有权的确定也是分享的基础。要清楚的让幼儿知道对于自己的东西要保管好,不能乱丢乱放。然后就是让孩子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乱碰,更不能去抢,如果想玩,必须要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拿去玩,事先可以说“我可以玩吗”等等,鼓励幼儿用言语来表达。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的工作,可以让幼儿整理自己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尝试分类管理,要清楚的告诉幼儿“这个东西是你的”,如“这个娃娃是妈妈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以后就是属于你的”等。
(2)游戏的规则。在幼儿园中,幼儿因不遵守游戏规则而引发的冲突是非常多的,所以对于幼儿游戏规则的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寓于游戏或其他教学活动中,使幼儿在学习、游戏及交往过程中遵守一定的规则,提高其社会交往的技能和水平;其次,在游戏活动开展时,教师要明确说明游戏规则,当有幼儿不遵守时,要及时进行教育,而当幼儿做的非常好时,教师也要给与相应的表扬与鼓励。
3.2 交往技巧的训练。
(1)知道基本的礼貌用语。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交往技巧的训练的机会,鼓励幼儿多跟同伴交往。如在来园与离园时,教师都要与孩子相互问好,对别人要有礼貌,知道说“谢谢”和“对不起”等。教师可以设计两周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还可以通过情境训练法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如此,当幼儿有矛盾冲突时,会懂的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是不小心的,那就可以说“对不起”,这样冲突自然而然也就解决了。
(2)懂得轮流、等待。集体活动当中,受活动场地、材料等限制,很多游戏都需要孩子建立轮流、等待等规则意识。由于幼儿的年龄还小,对待各种物品只想尽快得到,不懂得等待是正常的,但是可以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为此,教师要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信息,如在娃娃家,有很多幼儿都想当爸爸,可是爸爸只有一个,这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制定游戏规则:谁先到谁先玩;后面想玩的要等待。
3.3 丰富幼儿的情感。
(1)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幼儿园班级中一般都有分享日,让幼儿带食物或者图书来分享,分享的内容可以拓展到分享玩具等等,让他们体验到分享是很快乐的一件事。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一至两周的分享合作主题周,还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多设计一些合作的内容,让幼儿通过不断地练习,从中体验到快乐,当然教师也要及时的给予表扬鼓励。具体可以全园开展一个“我的玩具去旅行” 活动,让幼儿各自带一个玩具到幼儿园,然后组织实施,和不同的幼儿分享自己的玩具。
(2)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教师应引导幼儿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进行情感换位,体验他人的情绪状态。可以采取移情或是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幼儿听故事、续编故事、角色扮演等等来理解他人感受,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利他教育,鼓励幼儿换位思考,尝试使用正向策略。
3.4 引导家长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同伴冲突的解决策略,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首先,针对专制型和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教师要及时的了解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到这样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次,家长对冲突要有客观、清楚的认识,要去制止不对的行为,教给幼儿解决冲突的技能,引导幼儿有效的解决冲突;最后,在教师在实施解决对策时,家长要支持教师,与其多沟通、交流,教师的一系列活动都要有家长的配合,做到“家园一致”,这样才能期待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教师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合理干预。教师在幼儿冲突发生时,首先要判断适不适合介入。我们相信幼儿有独立解决的能力,但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可以先观察幼儿自己解决的方式。其次,判断介入的时机。当幼儿矛盾激化冲突加剧时,考虑到有些幼儿的情绪会非常难控制,自控能力很差,如果冲突长时间持续,那么有可能会发生肢体上的冲突,这是非常严重的。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干预,先接纳幼儿的情绪,再给他们解决的机会。还有一个就是幼儿反复尝试解决但没有效果时。说明幼儿已有初步的解决策略,但由于一方的不配合,教师如果这时候还没有介入,那么幼儿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自我否定,所以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再次,介入时教师的角色应保持中立,尽量不充当“决裁者”,不站在弱者一方,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教师也要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形式来选择正确的介入方式。
综上所述,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出发,提出了提升幼儿自己解决同伴冲突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将本文的研究用于实践中,并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