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梦涛
(江西省宁都中学 江西 宁都 342800)
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推动了高中教育的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能力是影响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关系着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鉴于此,为实现对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更好培养,通过对高中数学课堂进行优化设计,改善课堂氛围,借助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能够运用以往未曾使用的方法展开思考,进而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法,这一思维过程即为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进而以全新的途径接近真理。并且现在社会对这种思维方法也是十分推崇的。因而,仅仅是将解答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不够的,还应该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其目标方向。
2.1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基于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这一时期的学生群体对于未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其具有的创新思维是不可估计的,这就为课堂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可能。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的质疑、创新行为,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此外,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得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辩论,以此来促进其思维方法的不断完善,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并且应该保持这种合作方式的公平、公正性,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阐述自己的思想认识,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在课堂中。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确定恰当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推动其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
2.2 加强培养学生的爱提问题,促进其创新思维的产生。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在讲台上进行讲解,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状态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作为教师,应该能够通过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如何解题。同时,教师应该将启发式教学有效的加以运用,通过追问来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启发,进而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思考,从而成功的培养起问题意识的形成。由此,使得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能够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程度,培养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创新思维的教育环境。创新意识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进而进行求索,因此,应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保证师生关系是和谐、宽松的,如此,在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下,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性态度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该对课堂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其思维能够不断扩散,可以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强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4 在教学方式方法中渗透创新式的教育。结合诸多教学实践,教师应该不断改进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应该从创新角度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首先,可通过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原来的知识进行复习,并且帮助学生明确其思维方向,增强复习的针对性,以有效的为新知识的教授打下基础。其次,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以使得学生能够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思维与情感的丰富。此外,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提问方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最后,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大胆想象应该给予肯定。
2.5 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是在观察与发现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应该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需要对思维进行综合运用。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发现问题的基础前提,科学的观察也是发明创造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考虑,使得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问题进行分析,有效的避免片面思维。首先,教师应该在学生开始观察之前,就帮助学生明确其目标及任务要求,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其次,教师在学生进行独立观察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分析;最后,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如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立体感,进而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的具体化,增强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平时要注意整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尽可能多地找到知识与生活的接入点,搜集素材,抓住可以发散和引伸的地方,敢于放开学生的思维,哪怕留给学生的是问题,甚至是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形成学习思维风气,培养学生大胆的敢问敢想的探索精神,将问题化归为我们熟知的基础知识或数学模型,坚持下去,学生学习数学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渐入佳境。教学的效果也就会变得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