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帅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羊圈子小学 辽宁 盘锦 124104)
在尹少淳教授美术核心素养报告中指出,中国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知识与技能”,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出现在“知识与技能”未能转化为素养和能力。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的人文学科,需要多看,多想。所以说大量阅读艺术作品积累美术知识与创作经验是达到美术核心素养标准的必要条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源,这些资源为孩子们达到美术核心素养要求提供保障。互联网资源中的微信公众平台就具备这一优势,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利用这一平台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微信平台的多资源能广泛传播性就有这一种优势,在微信公众账号中会有很多人分享我们所要的信息,就拿我们美术来讲,可以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美术”两个字,我们就能订阅和获取到大量的有关美术信息,其中包含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资源。
在课堂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许多知识并不能在课堂内全部分析到位。有了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整理的素材、大师作品、影视、图像等多种内容发布在平台内,教师依据所教内容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孩子通过所提供资源进行学习与分析,总结图像的形式特征、艺术内涵。原本在传统教学中要多个课时才能完成的内容,现在只需要打开手机点开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平台看老师提供的资源内容就可以快速进行学习。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图像识读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要想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中进行范画教学是需要勇气的,有的时候40分钟还不一定能完成,让本来就少的课时变得越发紧张。有些老师还可能因不是本专业出身而无法进行范画教学,但在微信平台中我们就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变成学生自己利用空余时间的自主学习,比如我本身是油画专业,但遇到一些关于国画绘画技巧的内容时就会有点“手抖”。这种交流方式会让学生对课堂更加期待,提高了学生教学环节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杜绝了教师的满堂灌的方式,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找来各种创作视频让学生拓宽创作思路,从而达到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在传统的美术课中,往往到了对学生作品进行讲评的时候,我们课堂也几乎到了尾声,所以我们的讲评总是草草了事,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讲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让学生汲取别人好的经验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但是由于课堂时间问题作品分析这一环节做得很不到位,有了微信公众平台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把你们孩子的每一次作业都办一次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