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美云
(福建省连江县坑园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500)
最近几年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正式颁布,小学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语言是人们交流经验、思想感情的一种主要工具,只有使用语言才能够让人们之间进行互相了解。所以从幼儿园阶段就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让孩子们正确的掌握语言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幼小衔接受到了成绩的影响,导致了学前教育趋向于小学化。有些幼儿园甚至都把小学的规定用在幼儿身上,要求幼儿上课必须端正坐着,不能顶嘴,精神必须集中;他们让幼儿在课堂上学拼音,写汉字……可是这样过早的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不但没有让一些幼儿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反而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恐惧,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目前,随着社会竞争地不断加剧,很多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加之社会上对“幼小衔接”问题的不了解,导致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社会,而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呈现出了小学化的倾向,并且还在加速蔓延。很多的幼儿园已经偏离了办学的方向,它对儿童的教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现在社会上很多幼儿园存在着违规办理语言班的现象,这些幼儿园大多以社会的名义来租教室办语言学习班。还有的幼儿园开办学前班来扩大自身生源。当然这些都是个别现象。但是这些现象却阻碍了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联系和发展,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在有很多幼儿在升入小学之后,对小学的语言教学模式存在着不熟悉和不了解的现象。小学的语言教学模式让幼儿难以适应。幼儿的教学模式以游戏为主,而小学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系统性。在语言教学中包括了基本的读、写、背、默,这些技能和内容都对小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这就导致很多幼儿在升入小学后,很难适应新课堂的模式,使得自身很受挫。
在现实的幼小衔接中,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过其实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的识字活动也是极为重要的。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许多识字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幼儿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生活、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这些汉字。当然,在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帮忙巩固。唯有这样才能为小学的初期阅读打下基础。
进入小学后,幼儿必须跟随自己的身心发展水平,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幼儿应该从生理、心理上都开始适应语言环境,能够听懂教师的语言,并能够独立的完成活动。幼儿园就可以在大班下学期的时候,把班级环境布置成小学教室的样子,提前让幼儿感受小学的环境氛围,为今后的学习,提前打下心理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在座位上跟着教师的思路来学习,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因此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游戏中渗透小学教育。幼儿教师可以开展幼儿的一问一答模式,在游戏中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这样以有趣的游戏为背景,再采用对话的形式来进行问答训练的教学,既达到了衔接目标,又愉悦了幼儿。
教师在幼儿园阶段经常用绘本讲故事。这个时候尽量让孩子看着绘本的画面进行讲述,这样既让幼儿听到故事,又能让幼儿自主的将听到的内容与画面相结合,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除此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家校联系,让家长们给幼儿购买一些适合这个年龄层阅读的绘本,让家长在家里与孩子亲子阅读。这样不但让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延伸到了家庭,还使得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综上所述,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语言活动训练对于幼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园阶段的语言能力的训练除了在口头上的训练外,还应加强文本阅读上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做好与小学阶段的语言教学衔接工作。幼小衔接对幼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才能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