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鑫 河南工学院体育部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原有高校乒乓球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若不对教学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的观察与思考、不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变就难以发挥乒乓球教学的价值,乒乓球教学毫无未来可讲。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已经被我们所感知,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是提升乒乓球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分层式教学法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看到了学生的独特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作为一名专业从业者应当加强对该方法的学习与应用,保证不同阶段教育学的配套和衔接。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等其他因素影响无法接受乒乓球训练,学生大多将乒乓球当作一种娱乐项目,没有往更深入一步思考。总的来说,学生基础较差,另外错过了最佳学习时间后期学习起来难免会觉得吃力。我们并不能确定学生在乒乓球学习中无限激发自己的潜能,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之路并不顺畅。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小部分学生理解和学习能力较强,久而久之,同学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教师面对这一问题置之不理,盲目拉快或降低教学进度,这样一来绝大多数学生难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的注意力和时间分配总是和兴趣爱好关联,学生在训练中屡屡受挫逐渐产生挫败感,又因为自己付出了努力始终追赶不上队伍而苦恼,这样一来就会产生趋避、厌恶等内心倾向性。理解能力强的学生遵循教师降低自身进度等待其他学生难免会产生不良情绪。教育本身具有双向性,不仅离不开教师更离不开学生,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当学生训练积极性不高的时候学习质量总是得不到保障。
以上我们所说的是学生方面的问题,然而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一名专业从业者其必须要应用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和方法。总的来说,教学内容、水平和教学总体质量与教师有着莫大的联系。我国教学在较长一段时间陷入应试教育泥潭,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师忘记了教育初衷,逐渐变得愿意受某中蹩脚错误理念的支配,没有正确认识师生之间的关系,仅将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工具,这样一来学生持续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日复一日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逐渐丧失了生机与活力。乒乓球教学不能只注重理论而不注重实践,没有实践学生不能够真正认识客观实在,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在联系,才能够加深理解深化认识。是否具有好的教学效果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就是因为教师以圣人或者权威的意见为标准、在教学中以概念为主才会导致学生一直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没有接触过实践的学生真正成为了我们口中所说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是当前教育的悲哀,更是教育的不幸。
判定一个方法是否科学可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还是依客观上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分层次教学法经得过检验,在实践下该方法正确行与科学性都得到了证实。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提出,会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方法能够使得教学提升至新的发展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肯定学生的独特性,主张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预期性发展,这无不在传递着重要讯息:之前的认识已经被推翻,旧有方法已不再使用,当前实践标准实质上完全驳倒了以往教学的任何表象。新手段、新方法提出已经迫在眉睫,对于方法研究人员来说,他们面临着重大问题,为了实现教育的进步和彻底解放开始进行为期较长的思考和研究,分层次教学法最终问世。
要想达到最终目的以满足教育的需要,就必须要认识学生这一主体,认识到教育规律,高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若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预期性发展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分层,结合学生水平制定不同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接受到最佳的教育。分层次教学方法与这一理念完全契合,极具应用价值。乒乓球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学习,学生个人能够自觉地实现自我改变与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具有多样个性的人,同学或是先天禀赋又或是受到环境影响,总之每个学生各有不同,我们要正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性,不能妄图在短短的几年改变学生与生俱来的差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学生,将区别对待贯穿于提倡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区别的对待不是带着有色眼镜而是注重对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的认可,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制定新的标准。
当前教育提倡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统一,教师不能剥夺每一位学生受教育的权力,不能将其分组之后就置之不理。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能力的促进者应当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乒乓球训练,指导学生了解自身特性,和学生一起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另外教师还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了解学生动态即便即使给予帮助。
初级水平学生基础差且不自信,教师要做的就是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有志者事竟成这一道理,激发学生的动力,避免其原地踏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比赛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另外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乒乓名人的故事来激起学生斗志,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组织学生开展友谊赛,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将视频演示的动作模仿出来。基础较差的学生动作与标准动作有一定出入,教师切记不可大声训斥,应当有耐心纠正,避免引起学生的应激反应。
此类学生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练习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观察来找寻学生某一环节的不足,给学生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每一次观察教师都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后期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该阶段学生一直重复训练可能会产生疲软心理,为了延长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保证联系的方法要多样化,保证学生再每一次训练中都具有一定新鲜感,从而提高训练与练习的自觉性。
此类学生已经掌握了联系的原理和方法,练习也不再具有盲目性。该阶段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态度不够端正,认为自己已经出师,无需在努力学习巩固。教师要做的就是挫一挫学生的锐气,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比赛,与其他学校组织联谊赛,通过比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各技术之间的衔接方面还不够成熟,学生的失败经历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一丝不苟、刻苦训练,后期愿意沉下去不断学习,以达到最高的水平。教师还可以给这些学生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对口初级水平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要求学生向初级阶段学生说明训练的意义、要求和注意事项,高级阶段学生有了责任心,严于律己、用心教导,这样一来学生皆能够得到预期性发展。
过于统一的教学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避免高校乒乓球教学不再划一、僵硬、程序化,应当有意识地渗透分层次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按年龄编组的传统习惯,以便学生能够受到最恰当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