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玉伟 淮安市仁和小学
学会在我教育和自我批评才算是真正的教育。随着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的上升,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较为安逸,但是小学生的思想品质整体水平显著降低,这主要与小学生的德育教学理念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程度有关。体育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关键,因此无论是体育室内课堂教学还是室外教学,都应小学生学习为本,以实现德育理念在小学体育学科中的渗透为目的,研究德育教学与体育教学的相互渗透教学策略,并深化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滋润[1]。
课堂教学常规是基本,可保证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并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例如如何教导学生要讲礼貌,守纪律,遵守校规校纪等[2]。加强小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并构建基于德育教学为主的小学体育教学理念。
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每次上体育课时,排队的过程就会耗费较长的课堂教学时间,不仅浪费学习时间,同时也使得学生纪律性、散漫性蔓延,鉴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设定一定的顺口溜,组成“班级密码”。如:“叮铃铃,铃声响,齐站队,划统一,比比哪组最齐整”。这样,通过创新课堂引导用语,可以巧妙的让小学校理解“班级密码”的真正含义,甚至通过一个手势就能够清楚的了解教师的意图,对于听从老师意图的组来说,往往能够受到教师的鼓励。小学生也可以从中得到教学上的鼓舞,不断的严格眼球自己,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3]。
小学体育课程往往以指导、示范为主,首先需要集合学生,然后再进行分散活动,一般都需要老师吹哨来进行课堂教学命令的指示。如果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哨声集合或者分散,那么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显得凌乱不堪,毫无秩序化,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例如,以“木头人”的游戏开展,来引导学生快速站好队伍,等待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当老师喊出“1,2,3木头人”时,学生要自主的站成一队,并面朝老师,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队伍聚集迅速且整齐的效果。
小学体育课程具有其教学特色,一般需要充分的结合教材才能够表现出鲜明的特色性,同时,对于教师的教授教学活动来说,要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联系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为重点,开展以情境教学为特色的教学品质的培养。比如:小学田径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并体现出集体意识等,但是如果单纯的以跑步作为主要的田径教学内容,那么就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小学生产生厌倦心理[4]。因此可以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如“炸碉堡”游戏情境的创设中,借助体育器材制作相应的碉堡,设置一定的冲锋距离,并进行分组,彼此进行“炸碉堡”的活动。在开展教学的准备期间,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了“炸碉堡”游戏活动中的枪声作为教学背景,接着引导学生成为解放军,在枪声响起时,指导学生全力冲刺,让学生更加自然顺畅的投入到田径教学中。
构建学科边界,进行教学资源整合。不通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都拥有一定的学术边界,这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资源的整合,同时也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多样式的学科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树立信心与勇气。在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上,要将德育教学与体育教学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建立统一化的思维创新教学法。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主要以体育游戏为主,创设教学情境,以教材教学知识点为核心,打造适宜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空间,让学生明白体育学习的目的。学生德育教学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够与学科的教学内容相脱离,同时作为学科教师,应清晰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边界,合理把控教学资源的拓展范围,融合良好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和空间里学习[5]。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注意观察、学会模仿,并积极投入到运动中,提升自身学习的思维敏捷性。德育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思维,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在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做到有效渗透德育教学思维,带领每一位小学生沐浴阳光,洗涤心灵,做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