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祥 周 勤
农具命名研究是语言学中名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语言和文化研究的双重意义。川渝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同时,受地域方言的影响,这些地方的农具不但类型多样,而且在对农具的命名上,还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尽管同属西南官话,但农具名仍存在差异。通过川渝相同农具不同词汇的研究,不但有利于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农耕文化的历史发展,也有益于探究方言名物的命名特征。这对我们研究方言词汇有很大的帮助。鉴于此,本文姑且以川渝共有的农具“抓杷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方言中的形态与分布,命名和成词规律作系统探究,厘清该农具名在文献中的真实面貌。
“抓杷儿”是一种竹制的,长柄的,杷头为五齿的农用工具,西南地区名之为抓杷儿或哈杷儿,其主要的用途是聚拢或扒疏柴草谷物。此农具重庆方言叫抓杷儿,四川方言叫哈杷儿,“哈”和“抓”在川渝方言中都有“扒拉”的意思,“杷”是此词的中心,再加上“儿”这个后缀就构成了该词。农具“抓杷儿”由来已久,《齐民要术》第六卷:“杷耧水藻等令近岸,猪则食之。”其中“杷耧”即抓杷儿。按缪启愉校释:“《尔雅·释诂下》:‘樓,聚也。’但《要术》摟聚字作‘耧’不作‘樓’,耙子字作‘杷’,‘把’误。《辑要》引与《要术》字用例相合。”[1]《要术》不仅把“抓杷儿”的产生时间推到了北魏,而且也提到了“杷”和“耙”的关系,对于二者的具体关系,下文再详论。张舜徽《清人笔记条辨》引汉代王褒的《僮约》:“屈竹作杷,削治鹿卢。”认为这种农具“则自汉已然矣。”[2]更是将此农具的产生时间推至汉代。方言词抓杷儿主要分布在南方方言之中,这是缘于农具“抓杷儿”是用竹制作而成,而南方地区盛产竹。此农具在南方方言中通常有两种叫法:“抓杷儿”和“哈杷儿”。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提到的“抓杷”和“抓杷儿”是同义关系,“哈杷”和“哈杷儿”的情况亦然。
根据文献材料,此农具在南方方言中的两种叫法主要分布于川渝以及相邻的云南、贵州、湖北和湖南地区。重庆方言管此农具为抓杷儿,如重庆作家刘宇宪在他的《潮》中记载到:“凡是能铲的都铲了,铲得全队一片红土,对于那些刺葩林下的渣渣草草,用抓耙捞出来,烧成火灰,淋上粪水,搅拌搅拌,然后堆起来....”[3]
重庆地区的抓杷儿,在同属西南官话且相邻的四川称之为哈杷儿。但是文献中找到的关于此农具的四川方言记作“抓耙”,而非实地调查出来的哈耙儿。如四川绵阳的作家舒雁在其《恋山》中就提到:“山给我们创造了大量的燃料,松树叶子常要落的,叫松毛毛。背上背兜,带上抓耙,不一会儿,便可在山上捡一大背。”[4]还如四川岳池的李立主在其《探宝者》中说到:“另外就是家里用的刷把、滤饭用的筲箕、背篼、抓耙等等都是我编的,种类繁多。”[5]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方言的音和字之间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矛盾,即许多方言词无法用合适的字记录下来。面对这样的情况,一般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但是词义却不相关的的字来记音;另一种是不考虑音同音近,而用词义相关的字来记录。四川的“哈耙儿”就是属于后者。根据我们实地考察发现,四川方言中确实把抓耙儿叫哈耙儿,这主要是缘于方言音与字之间的矛盾导致的。所以,四川文献中的抓耙儿实质是找的与义相关的字,而没有记录真实的四川方音。
除川渝之外,相邻的其他地区方言中也有此两词。称“哈耙”的,有如《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当阳卷》:“张大妈说她还该我一只摊豆饼的胡壳,一把烂哈耙和一个烂篾篓。”该书附注:“哈耙,一种用来收集散草的竹制耙子。”[6]《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贵州卷·湄潭县民间故事集》“他老表急忙说:‘老母狗要毗牙,我就给你几哈耙。’”[7]把此农具叫抓耙的地方有如云南,据《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鹤庆卷》:“月亮姑娘去到天河中,寻来汉白玉石,磨成了一把镰刀,年嫫爬遍了九山十八箐,砍来竹子、常青藤,编制出抓耙、筛子、簸箕......”[8]可知。不仅在西南官话中,在武汉也有抓耙的记载。如湖南武冈的鲁之洛的《走近多伦多》中写到:“我们种花,是以不损害草坪、增添环境美为原则。所以先要用抓耙清理灌木丛和草地上的落叶。”[9]张舜徽的《清人笔记条辨》中还说到“今湖湘间亦有屈竹为之者,形如屈指,俗称抓杷。”[10]
由上可知,由于制作原料产地的原因,农具抓杷儿主要分布于南方方言地区,且与哈杷儿并列为两个体系,同时由于临近地区间的相互交流和迁徙往来,使得该方言词散布于四川、重庆及云南、贵州、湖北和湖南等地区之中。
上文已言,农具抓杷儿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及云南、贵州、湖北和湖南等地。在这些区域,该农具的命名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特点,且主要表现为两种方言形式:“哈杷儿”和“抓杷儿”。下面我们就谈谈这一农具两个方言名的命名和成词规律。
首先看“哈杷儿”。在川渝方言里,“哈”字实质属于方言记音,与共同语中“哈”的词义系统无关。“哈”在湖北、四川、重庆和贵州都有“扒拉、翻动”的意思。《汉语方言大词典》:“哈,<动>扒拉;翻动。西南官话。湖北随县。四川成都,鸡把渣渣哈开了糊了。....贵州清镇、延河。鸡把那谷子到处哈起。”“杷”是一种一端是柄一端是齿,用于疏散谷物的农具。同时,川渝都习惯在事物名词后面加后缀“儿”,如在“马”后面加后缀“儿”就是方言里的“马儿”,诸如此类的还有“猪儿”“刀儿”等”。所以,四川方言里就给竹制的杷,造了“哈杷儿”这个词。
再看看“抓杷儿”。重庆方言里的“抓杷儿”一词,则是根据农具“抓杷儿”的形状和功能特征来造的。这一命名主要是源于竹制的草扒形状像手,杷头有五个竹弯齿,形如手的五指弯曲抓取东西的样子。再加上后缀“儿”,就造了“抓杷儿”一词。川渝两地对这一杷类农具的两种命名“哈杷儿”“抓杷儿”,从构词语素来看,仅第一个有差异,表类属的语素和派生词缀相同。“哈”和“抓”都表示动作,为动词性词素,二者的差异实则源于同义词素。从语法角度上看,“哈杷儿”和“抓杷儿”的语法结构也属同类。“哈”和“抓”都表示动作,为动词,“杷儿”为名词,两者都是偏正结构。
由于方言对农具命名的影响,直接导致或加重了这类名物词同物异名的现象。从而在不同文献中出现混乱现象。比如《汉语方言大词典》:“草扒,拢草的农具,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克非在《春潮急》中写到:‘坡上头有个老太婆背半背篼松毛柴,拿草扒当路棍,杵杵戳戳往这边走来’。”就将抓杷儿记作了“草扒”。“草扒”中的“扒”应是“杷”的误写。《汉语大词典》:“杷,农具名,一端有柄,一端有齿,用以聚拢、耙疏谷物或整地等。《方言》第五:‘杷’,晋郭璞注:‘有齿曰杷,无齿为朳’。《急就篇》卷三:‘捃穫秉把插捌杷。颜师古注:无齿为捌,有齿为杷,皆所以推引聚禾榖也’。”由此说明古代就已经对有齿的杷和无齿的朳或捌进行了区分。很显然抓杷儿是有齿的,属于杷类,所以此词应是“草杷”而不是“草扒”。抓杷儿属于古代的“杷”类,即“抓杷儿”这个词是从“杷”词演化而来的。又因为“扒”字是个多音字,读ba和pa。如果读pa,那么《汉语方言大词典》中“草扒”的“扒”就是“杷”字的误写;如果读ba,那么就涉及到语音的演变。但是,在上面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古代文献对“杷”和“朳”、“捌”做了明确的区分,所以,草扒的“扒”是“杷”误写。
朳、捌本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杷有本质的区别,但最终却统归为“杷”。 比如在《汉语大词典》中“杷”词包括很多“杷”类农具,具体有上述竹制的“抓杷儿”、木质的“齿杷杷儿”等。其中木质的“杷”就是重庆方言中的“板杷杷儿”和“齿杷杷儿”。“板杷杷儿”是指一种木质的,没有齿的,用于聚拢和疏散谷物的农作用具,当是前面提到的朳或捌。“朳”或“捌”变为“杷”,涉及到方言词汇类化和语音变化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方言词汇类化的作用,类化是指由于类与类之间的影响,从而使某一类向另一类靠拢变化。齿杷杷儿和板杷杷儿的形状非常相似,且都是木制的,同时又都用于谷物的疏散和聚拢。两者极其相近的关系,促使“朳”发生类化,变为和“齿杷杷儿”结构相似、用词相似的“板杷杷儿”。再就是语音上的变化。按《广韵》朳,帮母,入声。捌,帮母,入声。杷,並母,平声。可见,“朳”和“捌”古音相同,而与“杷”声母相近。“朳”和“捌”都是入声字,演变到“杷”这个平声字,是“入派三声”所致。铁制的杷,重庆方言按用途名为“杷锄”和“钉耙”。“杷锄”主要用于抓取牛粪和水田中的泥土;而“钉耙”主要用于梳平土地。
综上所述,重庆方言里的“抓杷儿”和四川方言里的“哈杷儿”属于同物异名词。从上述“抓杷儿”和“哈杷儿”的语料来看,“抓杷儿”主要分布在重庆大部分地区、云南鹤庆和湖南武冈;而“哈杷儿”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区的岳池、绵阳湖北宜昌的当阳、贵州的湄潭县等地。在命名上,两者都是依据该农具的形状和功能。从构词语素来看,仅第一个语素有差异,表类属的语素和派生词缀相同。造成这类名物词同物异名现象的原因主要源于方言的影响。同时,《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的“扒”实质是“杷”的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