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思颖
对语篇连贯(textual coherence)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德国篇章语言学奠基人Harweg(1968)对语篇中连贯与衔接关系的分析做出了开创性的尝试。之后,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和Hasan在1976年出版的《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使语篇连贯和衔接逐渐成为语篇分析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他们认为,语篇的连贯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语域一致的要求;二是上下衔接,由衔接手段来实现。荷兰语言学家Van Dijk(1977)将连贯视为一个语义概念,指出“连贯是话语的一种语义特征,它依赖于每个单句的解释与其他句子的解释之间的联系。”Brown&Yule(1983)则从认知科学角度出发,阐述了语篇连贯性是听话者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强加给语篇的结果。Gernsbacher&Givon(1995)同样认为连贯性是一种心理现象,而不是语篇或社会语境的特点。对语篇连贯性的研究还有Bellert(1970),Kintsch(1974),Conlthard(1977),Stubbs(1983),Tannen(1984),Blakemore(1987,1992),Ehrlich(1990)等,这些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对语篇连贯性研究进行了探索。
Halliday和Hasan一直坚持认为衔接是连贯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理解话语是否连贯不是单靠衔接手段来完成,语篇形式上的衔接也并不能保证语义上的连贯,较经典的例子来自Enkvist,此例被多人引用:
Susie left the howling ice cube in a bitter bicycle and it melted. It soon tinkled merrily in her martini.Into her drink she then also poured the grand piano she had boiled in a textbook of mathematics the night before.She chewed the martini, read the love and went to bed.But first she took her clothes off. She then took her clothes off.(Enkvist,1980)
另一方面,没有衔接,语篇也可以连贯,Widdowson举例证明了这一观点:
A:That’s the telephone.
B:I’m in the bath.
A:O.K.(Widdowson,1999)
由此可见,衔接并不是连贯的充分必要条件,目前大多学者也支持这一观点。根据语篇中是否出现衔接手段这一标记,Rein-hart(1980)和Ehrlich(1990)将语篇的连贯性分为显性连贯(explicit coherence)和隐性连贯(implicit coherence)两大类。在本文中,我们也采取Rein-hart 和Ehrlich对连贯的分类进行阐述。前者指一个语篇不仅在表层语言形式上有各种衔接手段(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而且在深层语义上内容也保持一致性。后者指一个语篇话语内在的语义关系是连贯统一的,不依赖于衔接手段的运用。隐性连贯是相对显性连贯而言的,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衔接上体现的是一种语义的衔接程度。(张晓鹏,2004)
1949年,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George Kingsley Zipf提出了一条指导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省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Zipf认为:在语言领域…有两股互相矛盾的力量。一股是“统一力量”,或者叫“说话人经济原则”。另一股是“分化力量”,也叫“听话人经济原则”(转引自姜望琪,2005)。省力原则同样适用于语言表达,尤其是隐性语言。例如:
A:Will you have super with me?
B1:My stomach aches.
B2:Sorry,I’m afraid I can’t, because my stomach aches.
通过对比B1和B2两个回答,我们发现B1在表达上更短,“短”即意味着“经济、省力”。B2更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B1 是首选。事实上,B1虽然没有使用任何明显的衔接手段,但它仍然与A是连贯的,并不影响A的理解。
人们在社交中使用隐性连贯往往是为了获得某种特殊的语用效果,如幽默,礼貌等。另外在行话中,为了避免信息被泄露,人们也会使用隐性连贯。
The Mirror in the Exhibition Parlor
Wife:“The woman in this painting is,oh,so ugly”.
Husband:“Don’t complain.it’s just a mirror”.
妻子将镜子误认为是一幅画,嘲笑画中女性丑陋。但是丈夫巧妙地使用隐性连贯,避免直接指出镜中人物就是妻子本人。这不禁让读者会心一笑,幽默的效果跃然纸上。
有时,人们为了表示礼貌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他人的面子,也会使用隐性连贯,例如:
A:Professor Smith’s lecture is rather boring.
B1:Oh,it’s a beautiful day.
B2:No, on’ gree with you.It’s perfect.
在本例中,听话者选择B1(隐性连贯)而不是B2(显性连贯)来表示出他的礼貌,委婉地道出“我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的想法。而B2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具有攻击性的,可能会引起双方的冲突和矛盾。
另外,在行话中,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对外人来说是模糊的、不连贯的,但对局内人来说却隐含着连贯,例如解放战争时期,两个共产党员之间的对话:
A:江南的风刮得真大啊!(江南一带反革命活动猖獗)
B:重庆开始变天了!(重庆的反革命活动就要开始了)
在本对话中,没有使用任何衔接手段,但语义上是深层关联的,也就是隐性连贯,只有局内人才能理解。也许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语言中使用隐性连贯更能保证人身安全,防止泄密。
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诗歌中。诗人的创作灵感有时是即兴的,因此,诗歌中会出现间断这种现象,这无疑会打破正常的显性衔接模式,导致一系列不正常的语言现象,即隐性连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修辞效果,如隐喻、拟人等。而诗歌的语言简练精致,意境优美辽远,又体现了美学原则。我国汉语古诗词最为常见,如周邦彦的《水龙吟·梨花》: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本例中没有一句诗词直指梨花,更没有使用任何衔接手段,但全诗一气呵成,字里行间处处隐藏着梨花的信息。如“素肌”指梨花的素淡,可解读为梨花的花瓣;“樊川”和“灵关”是同梨花有关的典故;“长门深闭”、“一枝在手”使人想起同梨花有关的诗句;“满园歌吹”指唐玄宗在梨园教唱这件事;“潘妃却酒”指潘妃却酒不饮,红色不上脸,保持纯白本色,以衬梨花之白;“雪浪、粉裳、玉容、琼英”均以洁白来比喻梨花。全诗塑造了梨花纯洁无暇的本质面貌和无可比拟的精神风韵,词境恢宏阔大,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诗节充分体现了汉语“形散神合”的特点,通过意境构造出语篇结构上的隐性连贯。
语篇连贯既可以通过显性衔接手段,也可以通过深层语义关系来得以实现,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作用,共同促成语篇连贯性的建立。本文着重探讨了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的关系,并分析了隐性连贯产生的理据,即省力原则,社会语用原则和修辞美学原则,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仁对语篇研究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共同推进这一学科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