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高垅小学 吕秋昕
林崇德在心理学大辞典(下卷)中指出:阅读技能是指控制和调节阅读活动的心智活动方式,可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是构成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反映阅读能力发展的水平和个别差异。主要包括认字、解词的技能,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的技能,分析、评价文章的语言、结构及思想内容的技能。教学阅读技能是属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
对这类教学目标,不少教师是直接放手让学生采用尝试错误学习法完成学习任务,对于阅读能力水平高的学生,会在多次尝试错误后勉强地偶然取得成功,并通过反复做题强化这一技能。但对于阅读能力水平不高的学生,学习吃力,往往只是记住了结论,对于阅读技能的操作过程一头雾水。
所以对于较为复杂的内隐的阅读技能,教师要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示范教学,将阅读技能的内在认知操作活动外化为学生可以观察或感知到的操作过程,以便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教师通过示范标准行为来指导学生阅读,可使学生有章可循,缩短不必要的尝试错误的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要在阅读指导中进行有效的示范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在上一篇课文时会涉及许多知识点,需要运用很多阅读技能。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同学段的阅读要求,研读教材,思考文本适合指导示范哪一种阅读技能,将其作为重点教学目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在平时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在解读过程中有何偏差?遇到什么障碍?提出什么问题?对此,分析归纳整理,知道学生对哪一种阅读技能掌握不佳,下一次的示范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教学生所需。如我们班学生在做“你认为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或“他(她)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这类题,分析往往不到位、不全面,为此,我以“学会评价人物”为教学目标,专门上了一堂阅读理解讲评课,旨在通过示范解题步骤,指导学生修改错题,并迁移解决类似题目。
对于阅读能力高的人来说,阅读技能操作是自动化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深刻理解阅读技能内在的认知活动过程、步骤,发展规律,并且知道什么时候运用这一技能。
以阅读理解讲评课——《评价人物》为例,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写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件中有关人物的细节描写窥见人物的形象,那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三步走:
1.标出描写该人物的相关段落,按顺序圈画人物细节描写的关键词句。
2.结合人物细节描写,联系上下文,以“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概括出人物做的事。
3.根据人物做的事,用词语概括人物品质。
自然,评价人物的方法除了以上的事件细节分析法,还有侧面描写分析法、文章题目分析法、环境分析法……但课堂时间有限,我只能针对练习的文本特性,选取这一解法加以示范指导。在今后指导学生阅读实践过程中,再不断结合文本,跟随学生发展特点去修正、调整、完善操作规则,以建构出适应面更广泛、灵活性更大的经验系统。
示范教学开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1.教学目标定向
教学前,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什么阅读技能,在接下去的示范教学中,学生就懂得将注意力聚焦于相应的阅读技能操作过程上。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指出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境,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了用到哪里,就会更有兴趣去学。
2.示范操作过程
示范操作过程前,可鼓励学生说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通过学生有声思维的外显化,发现他们思维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以及阻碍他们正确理解文本的因素,从而调整操作程序,突出重点步骤,对于学生薄弱的点,也可有意识地反复示范。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我事先将阅读技能的操作过程分解为简明、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运行的操作步骤,对于学生不理解的步骤会着重解释或者演示,然后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接着,反馈交流的环节,我不但让学生出示成果,还引导他们讲解自己的操作过程,我进一步归纳,相机板书,提醒学生注意修正在操作过程中有偏差或不规范的点。最后,带着学生一起回顾操作过程,巩固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使之成为整体,为迁移运用奠定基础。
3.指导迁移运用
示范阅读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灵活地将习得的技能运用于不同的学习情境,解决新的问题。但是在教学中,迁移不会自动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与示范教学类似的学习材料或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该技能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在解决新问题时,学生可能会面临新困惑,就需要教师点明,指导学生修正操作规则,再实践,最后形成规律。如《评价人物》一课中,我在示范解决《伤口》中“吹口琴者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这道难题后,让学生依“法”修改《问心无愧》阅读理解中“文中哪些人问心无愧?谈谈为什么说他们问心无愧”这道错题。学生就因文章篇幅过长,人物过多,无法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时,我抓住地点的转换引导学生将文章分为两部分,学生就理清了第一部分围绕“问路指路”这一事件展开叙述,而第二部分是有关“发放扶贫款”。不同的事件,重点突出的人物形象不同,分开分析,明朗许多,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运用刚才习得的技能解决问题。所以今后遇到篇幅过长的写人叙事文章,还得先分段再做题。
阅读技能具体如何操作,如何串联运用,如何重点突出地落实到一堂课中,如何迁移到不同类型的文本中,需要教师不断研讨、积累、建构。示范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提炼方法:既培养技能,又得指导迁移运用;既从语言材料入手,又不能忽略人文性的学习认知。
教师要在一次次的阅读教学中,反思、总结、归纳,不断开拓示范新领域,才能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