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

2019-11-26 20:27
文学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工匠思政融合

王 芹

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基础,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从业者。而工匠精神的本质是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造精神,这就使得工匠精神和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有效融合[1]。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工匠精神的概念,介绍了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总结了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径。

1.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主要包括敬业和乐业两部分内容。第一,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古时候,人类职业生涯是在拜师学艺的基础上开始的,由相关流程和庄严仪式决定着人类对本行业的尊重,这样才能够入门,这就说明敬业精神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同时,敬业还体现在职业责任方面,在人类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努力工作,精益求精,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应该积极开拓、努力探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第二,乐业。很多人一辈子只干一项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工作,且内心快乐的人很少。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中职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激发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实际工作中,提高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3.18”讲话明确对思政教师提出了要成为“三可”和“三为”教师的殷切期望。即“可信、可敬、可靠”和“乐为、敢为、有为”。而这正是对工匠精神中敬业和乐业的最好诠释。而我们学校是以培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为主,这更需要我们教师自身将敬业和乐业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让学生在就业的“拔节孕穗关键期”汲取到充分的精神营养,悟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谛。

2.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目前,工匠精神已充分进入大家的视野中,大家应该树立工匠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因此,在中职思政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更应该将工匠精神和思政课程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工匠精神的影响。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个人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爱国敬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核心,既是中国公民需要享受的权利,又是大家应该承担的责任,大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工匠精神也体现了这一道理[2]。

2.2 中职思政教育满足新型的国家发展需求

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十分迅速,教育行业应该树立创新型理念,以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育部门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教育过程中,实现工匠精神和教育的有效融合,发挥出两者互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作用。

3.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径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中国梦,社会各界需要引入大量的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尤其在中职学校的发展中,教师应该将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融合起来,为社会培养并输出各类职业人才。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现代化中职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工匠精神,并将其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义目标。因此,在中职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样学生就能够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又能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工作中开拓创新,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过程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在中职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并完善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活动融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看似普通,但做起来却是检验思政教师的重要标准。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学生就会接受什么样的思想熏陶。在“3.18讲话”中,提出思政教师“六要”,即要求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在学生遇到人生困惑和迷惑时,思政教师要亮起引路明灯,把学生引向正道。

3.2 个性化的融合

在中职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本质是学生发挥知行合一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并在专业化、系统化学习的基础上,使其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中职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十分相似,如在个性化融合后,学生应该积极了解并掌握我国的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现代化教育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参与到专业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3.3 开展特色的思政课程

通常情况下,思政课程的开设方式是在室内教学,这样学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感悟,调整自己的三观,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科学辨证的思维方式,并作出正确的决策,以此为基础开始行动。工匠精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本质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加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开展特色的教学活动。

以我们学校为例,首先教师经常利用情境表演,让学生组成小组,各组根据工匠精神剧本开始排练和表演,并由老师进行评分,这样学生就能够体会到的工作感受;其次,学校邀请当地知名的教育工作者或优秀毕业生向学生讲述自己的从教经历,这样学生能够直观地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最后,学校安排学生到学校、园所实习,使学生更好身临其境地感悟工匠精神。

3.4 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实行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比较差。还有一些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放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但是,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学生不仅仅需要树立较高的道德观念,教师还应该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践进行融合,在开展实践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在就业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过程中,还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思政教育融入起来,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工匠精神。因此,教师在中职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进行有效融合,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预期的思政教育目标。

3.5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随着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教育行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教育部门为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推动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中职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进工匠精神,注重教育现状,以此为基础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意义[3]。同时,在实际的中职思政教育活动中,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从校园环境、就业环境、文化环境建设的角度,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并融入工匠精神,如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工匠精神举办主题讲座,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工匠精神,使得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学校还可以举办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应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和相关实习基地进行合作,安排学生在具体岗位进行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了解学校提出的要求,更好地培训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中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教育行业的发展,中职教育是在指导学生就业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而工匠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职业精神,教师应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在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思政教师的我们应进一步充分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掌握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共同点,将其进行有效融合,推动中职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工匠思政融合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