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秀
(四川省叙永县永宁中学校 四川 叙永 646400)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歌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其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手法灵活。如何将平时教学中的语法积累运用到古诗词鉴赏中呢?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的要求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言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而我尝试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与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自主地将课内习得的诗词鉴赏方法向课外诗词鉴赏迁移,实现素养与应试共赢的目的。
古诗词中的名词很常见,如表示人,表示物(具体景物、事物,抽象事物),表示时间,表示方位等。这些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赋予其意,就构成了意象。一个个的意象连在一起,形成特定的意境,给学生以画面感,让学生对整首诗的意义有一个全面的感知,进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与诗人的情感,获得自我独有的情感体验。
1.1 关注诗词中出现的景与物。在古诗词鉴赏中,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扣住诗题,了解诗人,解析诗意,体会情感,赏其手法是常规的方法。
我在解读诗意时常常从诗歌中的物象入手,让学生先勾画出诗歌中描绘的景物、事物等。景即自然之景,物即季节之物。如执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学生能快速勾出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景(杨花)与物(子规),但对这两个物象赋予之意是不清楚的。我随即给学生介绍:“杨花”即柳絮,纤细洁白、轻柔漂浮,别的花因绽放枝头而展示其美,杨花却因离开枝头飞舞,才给春天增添些许况味。杨花本无情无思,却因漂浮零落的特点,诗人便赋予它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再加上“子规”声声,甚是凄凉。学生对“子规”啼哭了解肤浅,我再将望帝杜宇的传说故事一讲,学生对这一物象的意义也就略知一二。随即例举杜鹃“声声啼血”的哀鸣,所激发出无数文人的情怀:有“惜春、伤春”之意,如“潇潇暮雨子规啼”;有“乡愁、思念”之意,如“杨花落尽子规啼”;有“悲苦、哀怨”之意,如“望帝春心托杜鹃”;也有“感慨、亡国”之意,如“子规啼月小楼西”。这两个物象(名词),既点明了季节是在暮春时节,其景物飘零、哀伤的特点,更是为全诗渲染了凄楚黯淡的氛围,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多次训练积累的基础上,学生每解读一首诗,先能自主勾出诗歌中的物象,再结合具体诗句,看看诗人究竟赋予其景物怎样的意义,体会其意象缀连后营造的意境。如学习赵师秀的《约客》,学生能准确勾出前两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的物象——“梅”、“雨”、“草”、“塘”“蛙”等几个物象(名词),体会其时令和环境,扣住物象前的修饰词深入理解这是一幅清新恬静的江南夏雨图。再通过手法赏析,明白诗人调动视觉、听觉这两个感官,勾勒了一幅清新恬静的乡野夜晚图,以此番热闹反衬诗人的寂寞,表现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等客客未至的独特心理感受。
1.2 关注诗词中出现的人名与地名。关注诗词中的人名,理解诗的情意。在执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我让学生扣住诗题,扣住“逢”对诗题进行补充。学生很快补充道:诗人杜甫在江南遇见李龟年。另外前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中又出现了岐王、崔九两个人名,这时我让学生结合注解了解这两人,学生不难看出诗人曾与这些当年名流骚客齐聚一堂,甚是风光。如今却年老病衰,与故人李龟年更是多年未见,不曾想在这江南的暮春时节重逢,心中涌起诸多感慨。而有的诗词中出现的人名,有时是传说,有时以事件化用典故的形式出现。对于学生来讲,是很难理解的。如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中“庄生”、“望帝”借人名化用典故,教师要给学生作必要的讲解。
关注诗词中的地名,勾勒诗词画面。引导学生解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时,学生能勾出其中连续出现的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为让学生理解其用意。我采用电子白板播放曾经游历三峡的一些视频图片,让学生一下明白诗人在巧借地名变化,为读者次第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让读者似乎看到了一幅山月随人随江水从清溪出发,向着三峡直下渝州的远行图。诗人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浓缩统一起来,山月为证,江水为媒,乡愁赫然笔端。又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句包涵四个地名,再妙用“穿”“向”两个动词将其漫长的距离贯串起来,并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闪过,留给读者一幅幅疾速飞驰的画面。
动词往往有多重含义,它的妙用往往使一首诗活起来。关注古诗词中的动词,体会诗词化静为动等手法的妙处。
执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学生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诗中的意象“海日”、“江春”、“残夜”、“旧年”是能迅速捕捉到的,但对其意理就很难理解了。我引导学生紧扣前两个意象都为新事物的象征,后两个则为旧事物,再看诗人用“生”,“入”两个动词,故意将时序颠倒,把作为新生事物的“海日”与“江春”,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同时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让学生即景反复揣摩“出”字,明白此字点出了诗人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山扑入眼帘,把本来静止不动的山赋予了动态美。“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新鲜喜悦之感。“来”字指诗人乘舟从太阳升起的地方向着天门山而去,却似乎说成我来了——天门山。
让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动词,它赋予诗歌中物象以灵动之美,让静止的事物动起来,能传神地赋予诗词中的物象以人的行为,将诗人主观的情感借助物象传达出来。
形容词,用来描摹人或事物。往往从各个角度对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对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佚名《涉江采芙蓉》中“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让学生抓住其中的“旧”与“长”,很快理解了游子对故乡深远悠长的思念。
诗词中的那些富有色彩的词也值得玩味。刘禹锡《望洞庭》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白”与“银”即如银般洁白,可见皓月银辉下洞庭之水色如银;而那广阔平湖中的一点青色君山也愈显青翠,山色如螺。整句诗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教学中,让学生扣住诗词中的形容词,对把握诗词所描绘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也大有益处。
对于古诗词中出现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我重在让学生结合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体会与感悟,并掌握一些方法。每周都用小黑板抄写一首课外诗,让学生扣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朗读与赏析,再由学生推选代表进行分享交流,教师进行点拨补充,最后将训练与考题紧密结合,学生喜欢作此类题。由于长期坚持,学生据有一定诗歌赏析能力,并能在写作中较好地运用名句来增添文采,表达感情,在期末考试与初三毕业考试中,都取得了满意成绩。
总之,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名词,把握意象,领会其意境美;扣住诗词中的动词,欣赏其画面中的灵动美;抓住诗歌中的形容词,更好地理解色彩美,更能体会诗词的语言美,感悟诗人的情感。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指出:“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要无愧于这样的光荣使命,不光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努力,也要让孩子从小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让我们的学生在传统诗词的学习中,得到美的陶冶,习得基本方法,具备一定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