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秀
(广西华侨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07)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很多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文化课尤其是英语课持厌倦的态度。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能够借助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改变英语交际环境匮乏的局面,对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助益作用。因此,我认为在中职学校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学非常必要。
当前中职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令人堪忧。英语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必修课,属于基础文化课的范畴。但是很多中职生在初中教育阶段没有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对英语庞大的单词体系和生涩的语法持畏惧态度,很多学生甚至无法正确辨识国际音标。因此,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既没有持久的兴趣,也没有端正的态度。如果课堂学习主体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没有人积极参与,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难以提升。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中职英语教学困境的改变带来了新的契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让英语课堂由单纯的教师讲解变成了具有声音和动画的交际情境,多彩的画面、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合让学生们的视觉、听觉和大脑神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学生们的好奇心被有效激发,关注点由课堂小动作变成了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思维呈现激活状态,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当学生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被激活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技能才能有效发挥,课堂效果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才能够逐渐显现出来。否则,学生们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睡觉或者搞小动作,教师的课堂设计再精妙,也是唱独角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走入英语课堂已经成为常态,它能够帮助教师创设富有趣味和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让英语习得有了很好的交际环境和学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2.1 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们打造精彩的课堂导入。中职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导入环节(warming up),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用英文甚至夹杂着中文进行提问或者简单介绍,很多同学对此并不感兴趣。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介入之后,静态的画面可以动了,动物和人可以用声音交谈了,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被这种精彩的课堂导入活动所吸引,愿意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相对来说有所提升。例如,在中职教材基础模块下unit 2关于购物的导入中,我就让学生们应用已知知识来指出购物环节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让学生们一下子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比让学生们自己总结然后举例说明的课堂学习气氛要浓厚的多。
2.2 结合教材,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富有生趣的教学情境。英语是常用的交际语言,但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但是,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富有生趣的教学情境,模拟再现教材中需要用到的交际环境,让学生们有亲身经历的体验,增强英语交际的真实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例如,在中职第一册第三单元“餐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了不同情况下餐厅服务员和顾客之间的对话交流情境,让学生们熟悉了各种中餐和西餐菜品的英语表达。并且通过教学软件,在学生们开展与电脑的人机对话,鼓励学生们尝试不同的对话角色。最后,在课堂上开展相关餐饮话题的情境表演大赛,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这种情境创设因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参与增加了真实性和变通性,提高了学生们的活动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甚至有的同学把我们当时竞赛活动的情况拍摄下来,放在了班级网络平台上,极大地增加了当堂课的课后评论量,也增强了学生们英语学习和实践的信心。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教师做得就是无用功,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当今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学会借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优质的网络资源来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意愿。英文歌曲的播放、经典英文电影对白的模仿以及各种英语视听片段欣赏等活动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沉闷的英语课堂变得鲜活和充满生机。学生们可以大声地模拟英文对白,随便找人pk;学唱英文歌曲;交流英文经典电影桥段地道英语的表达等等。这些声情并茂、音色俱佳的现代信息因素的加入、网络平台上丰富的优质教学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让学生们感到自己只要努力,就有能力去用英语交流,渴望自己的英语能力和进步获得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他们的英语自主探究欲望就能够被有效开发,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
教育部曾经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营造浓郁的英语交际氛围和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意愿,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英语教师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积极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与教学有关的网络资料,合理处理和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改变学生们英语的厌学情绪,增强他们英语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