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斌
古诗词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新课改非常注重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行的必要的手段和主要内容。高中阶段是培育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致以及鉴赏古代诗歌才能的关键环节。随着这几年高考对考生古诗词鉴赏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审美情感本领,系统、深刻地探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寻找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用方法已经成为当前需要处理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对古典诗词教学提出下列几点改进方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任何一首诗词都是作者心中有感慨后才写出来的。先有感情的磨砺,后在生活中受到某一事物景的触动,有感而发,遂成文章。诗词尤其是诗歌的题目往往会相对直白地透露出重要的线索,对于鉴赏者或学生判断诗词的类型和内容存在着重要的提示作用。譬如《出塞》、《从军行》等很明显属于“边塞”诗;《送元二使安西》之“送”字则可判明该诗属于“送别”诗;《苏台览古》的“览古”则可判断为“怀古”诗或借景咏志等等。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这一点,学生在诗词鉴赏中就能稳稳地迈出第一步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由诗题着手,力求初步判明诗词大致内容,为剖析诗词内涵提供方向。
题目是诗眼或中心事件,了解作者,就能做到知人论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词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譬如,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的诗人如王维、李商隐、杜牧、苏轼、陆游等,都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作研究性的总结概括。
看注释,可以了解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有时一个细小的细节,却是诗词主旨的集中体现。例如:唐朝朱庆馀的《近试献张水部》:“洞房昨夜罢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初看是写一个新娘子新婚第二天清早拜见公婆的紧张与不安,但结合诗题仔细分析却不是这么简单。诗的题目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委婉含蓄。这首诗又题为《近试上张水部》,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通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个考生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把他比作新嫁娘等待见公婆的惶恐和希望自己的丈夫帮自己过关的心情表现得贴切生动。如果不分析题目,鉴赏诗歌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尤为讲究诗词创作的 “炼字”。通常来说,诗或句中最传神的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的情调。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意象群,譬如梅松菊是高洁品格的象征,鸿雁是传书信使,杨柳代表惜别,落叶表示失意,月亮多暗喻思乡之情等等,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显然,在他看来,阅读理解要从理清思路入手,诗歌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在感受上最容易触摸的恐怕只有诗歌中的意象了。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分析诗歌要从分析意象入手。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教师可就其中的11个意象营造的凄凉幽怨的诗味,向同学们展示它们在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到“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相信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此方面知识积累,对于学生考试时以诗歌意象为着眼点来解读诗歌内容和情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诗词鉴赏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意境中品味词、句的能力。诗中的词、句只有在统一的诗境中加以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这也是诗词教学与传统审美观教育的重要结合点,如《月夜忆舍弟》一诗的总体意境就须从“月是故乡明”一句总体把握和理解。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一诗中有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句中“岂”“应”两字用得非常恰当合理,不可更换。但这两字妙在何处呢?让学生把这两字互换位置,进行替换:“名应文章著,官岂老病休。”然后比较替换前后的诗句,让学生体味内在感情区别在何处。“岂”是“哪里”之意,“应”是“认为是,是”之意,换前句意是“我的名气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了。”换后句意是“我的名气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官哪里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呢?”虽然换后的诗句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受到朝廷排挤的不满之情,愤懑之情,但过于直露。古人认为诗歌“贵在含蓄”,显然,换前句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受朝廷排挤的不满之情,愤懑之情,作者说自己名气不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官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其实反其意而写,如此更显作者的内心不平之情,比换后句直露地表白自己的不满更含蓄,更沉重。
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中,除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外,学生也应主动拓展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把握好诗词鉴赏的切入点,同时在阅读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才能与诗词鉴赏教学的诸多教学手段相呼应,实现鉴赏能力的提升。有些诗词诗句间有较大的跳跃,这时就需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填补诗词中的空白,并进而体味诗词的意境。如陆游的《书愤》一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首诗的诗句间有一定的跳跃性。诗人先写年少时抱负,然后是回忆25年前的胜利,接着情感紧急下转,自伤自哀,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对这类诗,学生理解时就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对诗句间的空白处进行补充。如想象年少时的陆游是如何的充满抱负,在获得战事胜利后又是如何的踌躇满志,接着是时光流逝,年岁渐长,诗人却不得重用,报国无门,只能对着镜子哀叹,自况诸葛,内心是如何的忧愤,是如何的不平。之后,让学生再体味其间的意境,学生自然可以比较明确地感受到作者其中的愤懑之情,报国无门的不平之情,从而更好地来把握诗人的感情,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古诗词鉴赏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点,它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优秀文化的熏陶。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开发学生的理解潜能,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做到因诗制宜、因题制宜,灵活运用,就一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在平时的学习和高考中游刃有余。